本期文章

和大寶貝快樂迎接第二個baby 耶!我要有弟弟妹妹了

採訪撰文陳琦穎    

採訪撰文陳琦穎 諮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 魏秀珍 模特兒漂亮媽咪 黃文鵲、可愛妹妹 施又雲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少子化」的現象在台灣已成趨勢,政府為了獎勵爸爸媽媽們多多增產報國,推出許多鼓勵生育的優惠措施。然而,當家中有了大baby後,何時應該再生小寶寶?又該怎麼與大寶寶分享喜悅?本期的親子錦囊,將陪爸比媽咪和大baby一起快樂迎接第二個小寶寶的到來,並解決大baby的十萬個為什麼!





有計畫的生育,對寶寶「們」最好





政府過去在五零年代曾推行「3321家庭生育計畫」,其中數字的意涵就是說,結婚第3年生第一胎,隔3年再生第二胎,2個寶寶恰恰好,男孩女孩一樣好。轉換到2008年的今天,爸爸媽媽一定相當好奇,到底什麼時候再生下一胎才是最好的呢?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魏秀珍老師認為,只要生、心理準備好,就是萬事具備了。



究竟什麼樣的狀態才算好?魏秀珍老師提供了一些建議,當在第一個寶寶不滿一歲時,媽媽就準備懷孕或已經懷孕,可能會遭遇體力無法負荷的狀況,且在第二個寶寶出生時,父母親要同時照顧大的和小的,為了把屎把尿等瑣事而忙碌,再加上一歲的大寶寶很黏人、什麼都不懂也無法關懷弟妹,而面臨蠟燭兩頭燒的窘境,此時根本無法體會為人父母的喜悅。基於以上種種原因,魏秀珍老師認為這階段其實不太適合再擁有第二個寶寶,而且以孩子的發展年齡來說,在寶寶兩歲後才開始比較有溝通性,爸比媽咪此時再計畫生第二胎,才是對自己與家人最好的決定。





至於,新婚夫妻,何時該懷老大?而老大與老二間隔幾歲是最好的呢?這並沒有正確的答案。因為,魏秀珍老師認為現在大家都晚婚,若三十一、二歲結婚,要享受兩人世界,隔個兩年生第一胎、再隔個幾年生第二胎,媽媽就變成高齡產婦了,所面臨的風險也不一樣。因此,什麼時候該生老大?何時再懷老二?總歸一句話:你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just do it!

一、三、五歲,差幾歲比較好





只要在媽媽體力能負荷的範圍內,小孩間的年齡差距越大,並無不好,而且大寶寶越大,越有溝通性,媽咪甚至可以跟老大合作,一起扮演照顧弟妹的角色。不過話說回來,從前的家庭生育計畫,老大、老二相差三歲也並無不好,對三歲的小朋友來說,此時是「群性發展」的開始,逐漸喜歡團體生活,建立友伴關係。因此,這時候第二個寶寶出生,老大上幼稚園,藉由老師在學校的引導,大寶寶不會有被冷落的感覺,甚至會有照顧弟妹的舉動。





此外,有些老一輩的人覺得孩子要生一起生,因此,媽媽可能做完月子後,就準備懷第二胎了。魏秀珍老師認為,在小家庭的生活裡,若孩子們年齡的差距太小,對爸媽而言,無非是極大的負擔,因為爸媽白天都要工作,晚上回家已經沒有多餘的體力再照顧兩個小嬰兒;相反地,若是個大家庭,有阿公、阿媽、親戚朋友幫忙帶小孩,家中有足夠人力、能力與心力相互幫忙,讓孩子們提早體會群性生活,學習與人互動相處,那孩子年齡相差多少就不是重點了。





男孩女孩一樣好





過去在傳統的東方社會因為有傳宗接代的壓力,所以第一胎生男孩是最保險的;而另一種保守的觀念則認為,第一胎生姐姐,將來可以幫媽媽照顧弟弟。到底第一胎生男生女有沒有差別,魏秀珍老師指出,以性別平等的角度來看,其實是沒有分別的;但就生活中的現實考量,還是會有所不同。雖然大家的觀念與態度已改變,但是在許多家庭中,多少對第一個寶寶的性別還是抱有期待,當第一個寶寶出生時,不管是男是女,依舊會不經意將性別刻板的概念,加注在老大身上,這樣的童年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勢必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穩定寶寶vs 過動寶寶





魏秀珍老師提到,男孩和女孩先天特質本來就有很大的差異,絕大部分的男寶寶,從出生活動力就非常強;相較之下,就會覺得女寶寶比較好帶。所以,撇開傳宗接代的舊思維不談,就體力而言,爸媽在年輕、有體力的時候,生了男寶寶還可以陪他玩,跟他跑跑跳跳;若是隔了很多年,第二胎才是男寶寶,爸媽年齡比較大了,恐怕到時,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嘆!因此,準備當一個父母親,最好還是要做好生理和心理的準備,生理方面,爸媽要營造一個好的環境(例如:保持健康的身體與準備安全衛生的居家空間),心理方面,則是提供好的陪伴品質(例如:穩定的情緒與關愛)。





無論是單薪或雙薪家庭,不管是男孩女孩、乖寶寶或是好動寶寶,魏秀珍老師認為,在每個寶寶出生後到就學前(六歲左右),父母親必須盡可能與孩子相處,建立他們的安全感,幫助他們發展健康與穩定的情緒與人格,如此一來,孩子進入學校時適應的狀況也會比較好,因為,孩子小時候父母親在對他們的照顧上付出足夠的時間與精力,替他們的健康成長建立良好基礎後,父母會覺得分外輕鬆,畢竟當孩子問題減少,家人關係與生活品質穩定時,父母更能專心發展自己的事業。





爸媽有話說:如何陪伴他們玩耍與學習

寶寶在嬰兒時期的玩耍主要是感覺遊戲和運動遊戲,就是使用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或者利用身體的活動來感覺外面的世界。寶寶在六個月前可以一個人玩玩手指自得其樂的樣子,但是到了發展智力時期,也就是七個月開始,身邊沒有人陪伴的寶寶就會開始哭鬧不停,這時爸媽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參考資料:最新育兒指南 婦幼家庭出版社出版》



魏秀珍老師提醒爸媽,當可以開始跟小寶寶用簡單語言溝通時,任何一種活動對於他們而言都是玩耍與學習,像是帶著大寶寶一起照顧小寶寶,就會讓他有參與感。畢竟每一件事情對大寶寶來說都是遊戲,因為,只要是他沒看過、沒玩過,就是有趣!

寶貝!你要當哥哥姐姐囉!





相較於新手爸媽滿心期待迎接第一個寶寶而言,對於準備生第二胎的爸媽來說,何時該告訴老大,他要當哥哥姐姐,往往是讓他們感到困擾的問題,到底是要等肚子慢慢隆起,小朋友覺得有異樣再說?還是等生出來了,再隨機應變?魏秀珍老師建議,在準備懷第二胎時,就可以開始試著跟老大溝通,像是問問他「想不想再有個弟弟或妹妹陪你玩?」、「當哥哥或姐姐好不好?」之類的話題,如此一來,在整個孕期過程中,媽媽的生理反應現象也能和大寶寶共同分享,別擔心他聽不懂,其實孩子的理解能力是很強的,媽媽習慣跟寶寶說話,溝通其實就是刺激孩子的思考,培養他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而不是簡單的回答Yes or No而已。





所以,在老二還未出世時,不斷地讓大寶寶瞭解媽媽現在的心理與生理狀態,是讓他接受弟妹的最好方法。魏秀珍老師引用教育學上很有趣的理論,稱之為「比馬龍效應」,爸媽只要相信寶寶有這樣的潛力,讓他感受到爸媽的信任,久而久之寶寶自然就會變得這麼好!





魏老師小叮嚀(box)

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意思就是自行應驗,藉由長輩對晚輩的特別關懷、重視、鼓勵與愛護,自然就會增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進一步刺激他們的學習動機,加快其成長速度。

在生活中,學會愛與關懷





跟大寶寶溝通最主要的關鍵就在於「心理建設」,也就是讓他知道在有了弟弟或妹妹後,生活是會有變化的,而不是讓他在毫無預警之下,感覺整個生活突然改變。舉例來說,像是當弟妹出生後,大寶寶要求媽媽跟他玩時,媽媽可能會說:「不行,妹妹待會要喝牛奶,沒空陪你玩;弟弟要換尿布了,你先自己去玩…」等等狀況發生。由於,以前只有他一個人的時候,是從來不會被拒絕的,但自從第二個寶寶出生後,他開始被拒絕,對大寶寶來說會很難以適應這樣的改變,因為,本來爸爸、媽媽、阿公、阿嬤所有家人的愛都在他身上,突然被剝奪,這對小孩而言,其實是會讓他感到很難過的一件事。





因此,「事前溝通」是建立親子關係與親密關係最好的方法。魏秀珍老師指出親職教育是很耗費時間的,在小孩的每個階段,爸媽都必須跟著學習,並閱讀孩子成長過程發展特色的相關書籍,尤其在小朋友三歲以前,更需要父母親盡心地陪伴,透過父母親細心與耐心兼具的陪伴下,孩子的身心獲得良好的發展,情緒變得較為穩定,在與人互動時自然就會懂得愛與關懷。





老大有退化行為,該怎麼辦?





怎麼大寶寶像是回到嬰兒時期的樣子,開始需要包尿布、無理取鬧呢?當爸媽在懷第二胎時,應該要有心理準備,當小寶寶出生時,大寶寶會有一些不同以往的情緒反應,魏秀珍老師說這其實是大寶寶發出的一種警訊,提醒爸媽:「你們都沒有注意我,都只關心小寶寶,那我也變成小寶寶,這樣你們就會再注意到我了!」當大寶寶有這樣的反彈情緒時,父母親先不要給予責備,也不能用老派的思想認為孩子是來討債、找麻煩的。





最好的解決方法是,爸媽應該先明白小孩大概會有哪些退化的行為,以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在狀況產生前先做好準備。當狀況發生時,爸媽的心情應是平和的,而不能因為大寶寶的異常舉動感到生氣。此外,夫妻雙方也要討論如何分工合作來照顧這兩個大小寶貝,讓大寶寶覺得,雖然有了弟妹,爸媽還是一樣愛我,甚至,也可以透過循序漸進地溝通討論,讓大寶寶明白為什麼爸媽要花比較多的時間照顧小寶寶,並且願意主動和爸媽一起照顧弟妹。

「教」養小孩,人見人愛





魏秀珍老師指出,有些父母親因為忽略了大寶寶無聲的抗議,讓偏差行為或異常情緒,延伸影響到青春期,而變得更為叛逆。隨著時代進步,現在養小孩,其實已經比過去容易很多,但在「教」的問題上,可就顯得困難重重!





當父母親在決定生育小孩的時候,就應該多多涉及親職教育方面的書籍;在陪小孩成長的過程中,爸媽自己更要和寶寶一起進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常常和他們溝通、聊天,共同參與他們的學校生活,讓小孩在學習「功能教育」之餘,也能在與家人的互動中,補足「情感教育」獲得愛、關懷與支援。





在現今媒體充斥的社會裡,聰明又忙碌的爸媽,往往會將教育孩子的責任丟給科技跟媒體,透過影像傳播、音訊的方式,讓小朋友從小在學校以外的地方,習得其他的知識與技能。魏秀珍老師認為,這樣出發點並沒有不好,但過分地仰賴興新媒體,爸媽卻未能一同參與小孩的學習過程,使得父母親漸漸地無法跟孩子的思考邏輯接軌,要有進一步對話反而變得更難,當親子雙方缺乏對話平臺時,關係自然就會開始疏遠。其實,利用科技、媒體來教育子女並沒有錯,不過,它所帶來的潛在危機是─爸媽若把自己教育孩子的角色抽離,往後想再次走入他們的世界,用共同的語言達到溝通共識,將變得難上加難親子問題,遂因此而生。

當和大寶寶有了良好的溝通管道、積極地陪伴其成長並藉由一同參與照顧小寶寶的過程,來讓大寶寶體認付出的快樂等情感教育方式。讓孩子們瞭解不管自己在家中排行第幾位,其實都是爸媽心中獨一無二的心肝寶貝。



魏秀珍:

現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博士


文章投票
雜誌訂購頁
雜誌內容頁
前期雜誌封面

 第  期封面

第 期
2008誰最創新
憶舊人 身世不明、情變失財、未婚生子、精神耗弱、出院驟逝 你所不知道的天 涯歌女周璇
產前不得已要換醫師‧該怎麼辦?
原來她不乖Incoming Girl-林利霏
民選新政府的財經政策
代謝創造新商機
生命的勇者──抗癌爸爸邱瑞金
《波麗士大人》導演 王小棣 堅持前行,是離進步最短的距離
200808 P42
200809 P212
200809
200809 P10
200809 P11
200809 P11
康仕德---回歸傳統IMC的品牌工程
國際小提琴大師胡乃元:我的句子有了生命
獨家專訪歐巴馬─聊聊女人、性和婚姻
自認的救贖,自縛的繭──訪《為愛朗讀》導演史蒂芬‧戴爾卓 (上)
自認的救贖,自縛的繭──訪《為愛朗讀》導演史蒂芬‧戴爾卓 (上)
讀者10問 杜忠誥
專訪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被超越的一哥,如何追趕
29種營養品‧孕期產後健康沒煩惱(下)
全球競爭力新指標》國家治理,進入品牌時代(上)
下半年股票、基金,長線短做就對了!
7大必勝談判絕技!
菁英人才發展經驗談:你在「打造菁英」,還是「改造菁英」?
「好朋友」沒報到!當心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席安納米勒 混搭知性慵懶時髦味
陳鏞基 絕不輕言放棄
潘瑋柏 男孩跨入男人階段的新未來 Boy To Man
阿美英雄 獅披秀登場
台北市都會小旅行 單車兜風逛街散步
賴清德的台南夢
陳奕迅 過癮獨角戲
頂級超市精品巧克力首選Top6
岑永康:幫孩子存金錢 不如存觀念
高文茂:看到數字再做判斷,就不會犯錯(下)
虹彩珠寶宮
李兆基:年輕人選對行業、努力儲蓄、別太早婚
見龍集團/全球保麗龍大王 三堂慘烈接班課
2011青少年閱讀力大調查/我們都是讀「臉書」長大的
Dior花園裡的剪刀手
生活主張 巧創業
物聯網起飛 帶動全新商機
簡立峰專欄/這些年,三星教我們的事


 
今周刊訂一送二超級優惠活動!只要4800元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987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