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的小畢,在開學不到兩星期的下午,一臉無辜的被媽媽帶進診間,媽媽劈哩啪啦告訴醫師許多最近發生的事情,小畢則是如坐針氈坐在媽媽旁邊,手腳不安分的動來動去,在回答醫師的問題,也一直「呃…呃」斷斷續續的,讓媽媽以為怎麼才過了一個暑假,孩子就快變成過動兒?最後醫師發現問題的答案了:孩子直到開學前三天,才從美國回來,根本來不及準備老師交代的功課。
出現焦慮 對上學出現恐懼
面對類似情況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蔣立德,請家長先不要急著否定「上學是學生的本分,哪有不適應的道理!」請仔細想想,聽過「星期一症候群」吧?即使是成人,對於工作不免都有倦勤時刻,不管什麼人,當外界有重大轉變的時候,難免都會遭逢適應不良的狀況,就連孩子也不例外,每到開學季時,多多少少會出現「開學症候群」。
所謂「開學症候群」,其實正是在兒童身上非常常見的適應障礙。在學習過程中,孩子或多或少會因為各種因素而有不適應的情形。家長是否曾經聽過孩子吐苦水?當孩子不善於用言語陳述,只是以行為向父母表達自己困難的時候,能否適當地讀出他們的心聲?
蔣立德說,典型的開學症候群表現有幾個方面。在心理方面:往往以焦慮表現,甚至對上學出現害怕和恐懼;生理上主要出現頭痛和腸胃道症狀,往往伴隨焦慮。其他包括肌肉緊張、呼吸不順、臉色蒼白、冒汗、暈眩等非典型症狀也絕非罕見。另外在行為上,往往看到許多分神、注意力無法集中的行為,可以明顯見到和以往表現不同,或是比原有情形更加嚴重。年紀小一點的孩子或許根本說不清楚自己究竟發生什麼事。
蔣立德提醒家長,一旦孩子出現類似以上的表現,應該要有同理心,試圖了解孩子心理面的問題,給予支持陪伴,並與老師洽談,讓孩子體會在遭逢困難時,都會有人陪在身旁面對難關,如有必要可請醫師協助,相信問題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至於小畢,經過在門診衛教與放鬆訓練指導後,媽媽比較了解問題癥結點,也改變一些對待小畢的態度,小畢也很快的在兩周後恢復穩定。
3方法 幫助孩子穩定情緒
蔣立德提供幾項處理方法給父母參考:
1.擬訂可行的開學目標: 避免訂定過於困難的目標,讓孩子覺得自己每天上學就像在執行不可能的任務。
2.盡早開始擬定計畫表: 養成規律作息好習慣,讓孩子不要在假期中過度放鬆,父母也應該以身作則一起執行。
3.適度運動,保持輕鬆心態: 運動除了有益身體健康,也能幫助平日情緒放鬆,穩定面對時空轉換時容易產生的不安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