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於中國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播出之後,迅速成為流行文化,《舌尖上的北京》或是《舌尖上的上海》也立刻成為地方電視台節目或是美食指南書籍的名稱。食物,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或流行文化,食物的採集與製作更是一種生存方式與技藝。此外,食物具有社會性,在資本體系流動中的食物,價格取代了食物的本質。在高風險的社會當中,原本果腹的食物反成為威脅健康的不定時炸彈。
製作紀錄片向全世界展現中國形象
究竟《舌尖上的中國》說了些什麼,能夠引起如此之大的迴響?表面上,紀錄片說的是中國食物的故事,然而,深層來說,則是透過食材的採集、製作、販賣等過程帶出中國不同地域的飲食文化、生存方式乃至民間製作食物的技藝。為什麼這樣的題材能夠打動人心?最根本的理由在於一方面,紀錄片巧妙地透過食物介紹了與民間息息相關的文化,另一方面,則是帶出了一種地方感。
就前者來說,隨著大國的崛起,打造「軟實力」已是中國官方口中的口頭禪。播出《舌尖上的中國》的央視紀錄頻道成立於2011 年,其宗旨在於透過紀錄片呈現中國形象。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中國第一個覆蓋全球的中英雙語頻道,可以說是軟實力的一環。
論及中國形象,官方所打造的中國形象經常忽略民間。2011 年,中國官方所推出的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就是一個例子。片中參與演出的陣容豪華,包括姚明、周迅、馬雲、譚盾等各界精英。這個宣傳片除了在美國紐約曼哈頓時報廣場的電視牆播放之外,也成為中國駐外單位的宣傳片。然而,這個宣傳片當中亮相的幾乎都是成功人士,平民百姓僅成點綴。同樣地,央視紀錄頻道所播放的紀錄片或著眼中國古文明、或探索中國歷史之迷,民間生活也鮮少進入央視紀錄片的視野。
雲南保山騰沖和順鄉,村民在河邊清洗剛剛收獲的蓮藕。(攝影/黃焱紅CTPphoto)
從舌尖上看中國的民間生活
形象宣傳片無非介紹中國是什麼?什麼是中國足以向外人呈現的內容?當今中國非常有趣,二元對立的詞組總是圍繞著中國,在生產消費方面,世界市場與世界工廠都是中國;在城鄉差距下,光鮮亮麗的城市中國與貧脊的農村中國並存。什麼是可以貫穿這些二元對立詞組的事物?
中國人向以自豪的吃,恰成足以連結、穿插的中介。在紀錄片當中,我們看到藏族少女一家人,深夜便入林採松茸,而後到收購松茸的市場販賣,松茸很快地成為城市餐廳的高檔的食材。這一個流程,正是農村中國與城市中國之間的寫照。一幅現實的中國景象在此呈現。
中國幅員廣闊,各地域之間自然人文等環境的差異頗為明顯。不過,地方感始終以一種尷尬的狀態存在,地方感不是成為消費符號就是刻板印象。在大城市裡,川菜、粵菜、新疆菜、江浙菜、陝西菜、東北菜等餐廳一應俱全,這些不同菜系的餐廳也成為大城市流行文化的一環。
然而,在消費之外,人們很少知道這些地域的人們的真實生活。取而代之的是,電視機裡的刻板印象,例如相聲演員趙本山經常以土農民形象象徵東北人、周立波則以海派清口詮釋上海人。《舌尖上的中國》打開了狹隘的刻板印象,帶著誠意走入民間也呈現了不同地域的文化。
黑心食品威脅正常食生活
雖然《舌尖上的中國》清新地帶著出了另一重中國文化面貌,不過,另外兩種食物的角色卻被忽視-黑心食品以及食物成為炒作對象,這兩者在中國已是嚴重的問題。《舌尖上的中國》熱播之後,網友也迅速推出《舌尖上的元素週期表》,這個元素週期表羅列了各種黑心食品所包括的化學元素,甚至有人開發「中國求生手冊」APP 版,裡面紀錄各類食品的安全訊息。
黑心食品確已成為日常飲食生活中的威脅。2008 年三聚氰胺毒奶粉爆發之後,中國本土生產的奶粉已失去消費者的信任,購買昂貴的進口奶粉或是到鄰近的香港大量購買奶粉成為選項。不過,此舉已引起香港人的反彈,超市、藥局也因此採取限購措施。此外,請在美國的親友代購奶粉也成為另外一條自救之道,不過,美國超市、藥局也同樣祭出限購令。另一種舌尖上的中國讓人尷尬。
「蒜你狠、豆你玩」背後的無奈
食物,也成為高度生存壓力下城市生活的插曲。2010 年,在電視台養生節目的熱潮下,自稱四代中醫世家之後、實為下崗工人的張悟本,卻成為食療大師,「綠豆治百病」的說法竟帶動綠豆價格的飛漲。市場價格,夾雜著人性的貪婪慾望。同為2010 年,大蒜價格在拉抬之下飆漲一百倍,甚至超過肉類與雞蛋。「蒜你狠、豆你玩」成為調侃物價飆漲的流行語。2011 年,網站再掀北京與紐約的生活物價比較,迴響之大,甚至《人民日報》也專文回應,「穩定人心」。令人驚訝的是,2010 年紐約人均所得約32 萬人民幣,北京則是將近3 萬人民幣,不過,豬肉、牛肉與雞肉的價格卻是兩地相當。
舌尖上的中國,有不同地域的文化乃至人們的生存智慧與屬於民間的食物製作技藝,也有食物品質真假難辨的不確定感以及物價飆漲下的自我調侃。
這就是舌尖上的中國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