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怡是本身患有紅斑性狼瘡的女性,在藥物控制下她的病況很穩定。可是懷孕後,她的身體狀況起了巨烈的變化,在懷孕20週時發現胎兒沒有心跳,胎死腹中加重原先她的病情。醫師一方面用大量類固醇來保護母體,抑制她自體免疫疾病;同時緊急進行引產手術。在進行完引產手術,加上類固醇治療,媽媽的病情總算控制住。
母體不健康,當心懷孕吃不消
母體不健康,懷孕後身體難以負擔,胎兒又怎會健康?
上述案例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詹景全的經歷,曾遇到許多孕媽咪因本身疾病而影響懷孕的詹主任表示:「計劃懷孕的女性若本身有先天疾病,在懷孕前必須先跟相關科別醫師進行溝通討論;再者,很重要一點是要在懷孕前,將病情控制穩定。」像是有心臟相關問題,也許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可能要跟醫師溝通準備懷孕的計劃,此類藥物是否會造成影響,通常醫師會建議將口服的抗凝血藥物換成注射針劑的方式。
而臺北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醫師謝佳琳亦說明,有慢性糖尿病的孕媽咪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發育,而且懷孕過程可能會出現腎臟、視網膜等病變,甚至讓整個孕期的血糖變得難以控制。另外,若孕婦本身是高血壓患者,特別在20週之前就知道有高血壓,可能會導致胎兒的發育遲緩、胎兒較小。
除此,謝醫師表示,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症狀的女性,若沒有先進行疾病的改善,也會增加懷孕中、後期的負擔。
如果本身母體不健康,懷孕後導致身體難以負擔,詹景全主任指出:「胎兒又怎會健康?」因此在準備懷孕前,盡可能將本身疾病控制穩定,否則因為孕期過程,孕媽咪本身的身體狀況起了大幅變化,不僅讓疾病加重,也可能影響胎兒的健康,嚴重時即造成胎死腹中、胎兒生長遲滯等狀況。
7種自身疾病,大大影響孕期
至於哪些疾病會影響懷孕過程?在用藥或日常生活飲食方面,又有哪些要注意?詹景全主任與謝佳琳醫師提出幾種常見的疾病並進行解釋分析。
1心臟病
心臟病分為4個等級
患有心臟疾病的孕婦約占1%,詹景全主任指出:「最常見的即是風溼性心臟病。有醫學研究表示心臟病亦是造成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第四名。第一名是高血壓;第二名為產後出血;第三名是感染。」
而紐約心臟協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將心臟病分為4級:
第1級:病人雖有心臟病,但其身體活動不受限制。
第2級:病人有心臟病,但其身體活動稍受限制。
第3級:病人有心臟病,但其身體活動極受限制。
第4級:病人有心臟病,但其身體活動都會引起不適。
原則上,詹主任解釋,第1級與第2級患者的身體可能不受影響或僅是輕微影響,可以正常懷孕、正常生產。第3級則是運動方面會受到限制,甚至需要有專家來特別照護;第 4級患者本身即處在心臟衰竭的情形,正常來說,不建議第3級與第4級患者進行懷孕。所以心臟病患者在懷孕前最好能對心臟機能進行評估。
至於心臟科醫師在評估時會針對幾個重點,詹主任指出:「血氧濃度與心臟功能。」以正常孕婦而言,到了孕期中、後期她的血液會增加,連帶也會讓增加負擔,因此必須衡量評估是否適合懷孕。
而心臟病患者懷孕最大的危險,則是導致難以挽回的心臟衰竭,至於其它懷孕期間會有的併發症還包括:血拴、生產時的大出血、流產、死產、過小體重胎兒,以及可能的畸胎。
謝佳琳醫師表示:「若媽媽本身供應血流能力或心肌收縮能力不佳,甚至瓣膜有缺損,懷孕的生理變化,都可能會增加心臟肌肉的負擔。」
詹景全主任也遇過心臟有問題的孕媽咪,他表示,屬於第1級或第2級的心臟疾病,若按時配合心臟科醫師與婦產科醫師進行看診,也能順利自然生產。
貼心提醒
至於有心臟疾病的孕媽咪,要注意體重以及整體飲食的控制,謝佳琳醫師指出,不能吃太鹹的食物,以免造成水分在身體滯留,另外也要避免過度勞累,減輕心臟的負擔。
詹主任也提醒,用藥方面,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孕婦,會建議改為使用肝素,因為抗凝血藥物會經過胎盤影響胎兒,而肝素則較不會危害胎兒健康。
2高血壓
懷孕時期合併高血壓是孕婦危險的疾病,會造成母體與胎兒極嚴重的併發症。而高危險妊娠裡,高血壓是造成孕婦死亡的第一名。基本上高血壓分為兩種:一種是媽媽原先就有高血壓,懷孕後的高血壓情形更嚴重。另一種則是媽媽原先沒有高血壓,因懷孕而引發高血壓。
本身患有高血壓
如果本身有高血壓的女性,準備懷孕時的用藥必須很小心,詹景全主任說明:「孕婦不能使用某些高血壓藥物,否則會增加畸胎或胎死腹中的機會。」所以準備懷孕時即要與心臟內科醫師溝通,改變用藥方式。
妊娠高血壓
然而,有些原本血壓正常的孕婦在懷孕20週後,發生收縮壓超過140~150mmHg或舒張壓高於90 mmHg,是為「妊娠高血壓」。如果高血壓合併有蛋白尿,則為「子癇前症」,又稱為「妊娠毒血症」,表示血管有收縮或經攣現象,嚴重會引發孕婦抽筋。根據統計懷孕婦女約有5%的機率會發生子癇前症。通常因妊娠所引起的妊娠高血壓,在生產完或胎兒離開母體後狀況會慢慢改善。不過,詹主任提醒這類媽媽:「40歲後出現高血壓症狀會比一般人來得高。」
對於有妊娠高血壓或子癇前症的孕婦而言,詹景全主任說明:「易造成胎兒的體重過輕、生長遲滯、羊水過少等機會。」除此,也可能因為血壓過高引發胎盤剝離、胎兒窘迫的機會;而母體本身易出現全身水腫的情況。
貼心提醒
患有高血壓的孕媽咪,謝佳琳醫師指出:「要有很好的血壓控制,也建議讓胎兒進行高層次的超音波檢查。」到了懷孕中、後期要密集評估胎兒的胎盤功能與血管阻力。除此,有時孕婦的血壓會隨著懷孕週數愈大而愈難控制,因此要評估胎兒是否有適當大小、是否提早生產,甚至住院進行血壓的控管。
經常量血壓並做記錄
對此,詹景全主任進一步解釋,懷孕期間要時時監控血壓,盡可能一天多量幾次並做記錄,同時也可提供醫師用藥的參考;除此,還要監測是否有合併蛋白尿。至於飲食方面,維持高蛋白飲食來減少身體養分的流失。不過,所謂的高蛋白飲食應從天然食物來補充,而不是特別攝取高蛋白奶等營養補充品。而在飲食的禁忌上,不可攝取太鹹或鈉含量高的食物,以免增加腎臟的負擔。
何為蛋白尿?
腎臟就像濾網,會過濾沒用的廢物,有用的物質則會保留住以提供身體使用。可是當濾網有破洞,無論有用或沒用的物質都會排到尿液去,造成蛋白尿情況。
3貧血
通常在懷孕20週後血液會開始增加。
懷孕期間,由於體內血液的血漿量增加大於血球量增加,如此,血液就變得稀薄而出現生理性貧血。詹景全主任說明:「通常在懷孕20週後血液會開始增加。」根據醫學文獻指出,一個正常的媽媽在生產時,血液可能比原來增加了1/3;懷有雙胞胎的孕婦可能增加更多,達到1/2。通常血液增加的程度是可以被身體接受。
而另一種貧血則為缺鐵性貧血,造成原因可能是缺乏鐵質或營養不良所引起。由於妊娠期鐵的消耗量增加,還必須儲備一部分鐵,以彌補分娩時失血和產後哺乳消耗,因此孕婦鐵的需要量比非孕婦高4倍。當孕期營養不足,飲食中缺乏鐵質、維生素B 1、B 2、 葉酸等都可能會造成貧血。
貼心提醒
謝佳琳醫師表示,可視情況補充孕婦維他命,至於鐵劑的補充則建議在20週以後再開始;而飲食方面要注重營養均衡,攝取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食物。
至於孕媽咪貧血可能造成哪些影響?詹主任指出:「胎兒發育遲滯,甚至胎死腹中。」另外,他也曾遇到寶寶在出生後,智力、能力受到影響,主要是因為胎兒長期處於缺血、缺氧的狀態。
詹景全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
國防醫學院醫學博士
經歷:新加坡大學不孕症中心研究員
慈濟醫院婦產科醫師
三總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專任主治醫師兼主任
謝佳琳
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
經歷: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科研究員
現任:長庚醫院臺北婦產科系生殖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