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則新聞報導,提到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去澳洲打工,當屠夫。一般反應是不以為然,一方面覺得台灣的就業環境對年輕人真不友善、薪水低,所以年輕人紛紛「人才外流」;另方面對高等教育感到失望和狼狽,怎麼名校名系培養出來的人才竟然學非所用,用非所學。
我想到二十多年前在《讀者文摘》讀過一篇精采的文章。作者的父親是肉商(butcher),親人的行業也都相似,但是他母親不希望他繼承父業。見他喜歡畫畫,母親就支持他學美術。雖然父親沒否定兒子的繪畫天分,但總認為肉商才是「正當職業」。對當了一輩子肉商的父親來說,美術專長只能當畫家,畫家看起來不像是可以謀生的技能,對兒子的生涯總有一些因不了解而產生的不安。
兒子當了知名雜誌的美術主任,父親雖引以為豪,仍不了解兒子並沒畫圖,還能靠美術才華而有不錯的收入養家。後來雜誌停刊,父親重燃希望,鼓勵兒子當肉商,他的理由天經地義——人總是要吃。
當然,作者沒順從父意,他一直是很成功的美編主任。父親仍無法了解他的工作內容,只知兒子過得不錯,也不再勸他當肉商了,反而逢人便誇:「我的兒子是畫家!」
而漸漸的,作者的兒子也長大了,他想投身娛樂界,作者想起一路走來父親的心情,他只能告訴兒子:「你要為你自己的人生做決定。」
心裡的聲音卻是:「演藝界?那是什麼謀生之道?他為什麼不學醫?學法律?學工程?」
後來他看到兒子在工作上扶搖直上,當了經紀人,春風得意。雖不懂他憑什麼本事,只能謙卑的說,除非一個人的子女從事跟他一樣的職業,否則父母大概永遠不會了解子女的工作內容。
這些年在「評鑑」的淫威下,很多大學老師苦不堪言。有些對「教育」觀念不清的評鑑委員老愛問:「你們的學生都有從事本行的工作嗎?」並將此當做很重要的指標。把大學教育當高職教育要求,是不是很浪費社會資源?如果我的學生只能從「老師教什麼,我就學什麼,將來就用什麼」這種單一思維來走他們的人生路,那也太可憐了吧。我們的目標是培養人才,不是職業訓練所。(可是如果你的評鑑報告這麼誠實的寫,得到的回應很可能是——目標模糊,方向籠統!)
美國知名企業家洛克斐勒(John D. Rockefeller)在八十六歲時,寫下了這首短詩總結自己的一生:「小的時候我就被教導,工作和玩同等重要。我的一生就像一段又長又開心的假期:努力工作、盡情玩樂。我把煩憂放一旁。上帝每天都善待我。」
很羨慕吧?樂於工作是我們對這個世界能給的唯一回饋。Play 不是遊手好閒,而是享受;那是一種態度,不是技能;工作也不一定是職業,而是對周遭社會的付出。未來的社會很難用現況來設想,「你長大以後要做什麼?」愈來愈難回答。不管孩子現在想的是什麼,如果我們能幫助他學會付出,且樂在其中,什麼答案都很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