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蔡淑如
攝影阿春
演出Mommy:王怡芳 Baby:陳曦
諮詢優兒大腦科學培育機構總經理 單中興
當人身負繁雜事務時,如何逐一釐清先後順序、輕重緩急,進而規劃及執行,考驗的便是計畫動作能力。如欲培養孩子擁有這項高階思考及處理能力,靠的不是單一刺激,而是提供他充分思考、練習的機會,家長可別等閒視之!
何謂計畫動作能力?
優兒大腦科學培育機構總經理單中興表示,所謂計畫動作能力,指的是大腦擁有整體的邏輯概念,能夠分辨各項事務之前後順序、輕重緩急,然後做出規劃及執行的能力。或許有家長會認為,小小孩的世界如此簡單,談「思考」會不會太早了呢?事實不然。小至5、6個月的孩子可以自己拿著奶瓶,順利地喝奶,由此透露計畫動作能力的端倪,之後包含各項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甚至多元學習,均與其密切相關。計畫動作能力可說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多項發展的綜合呈現。
有鑑於此,孩子若對自己生活事物具有良好規劃及執行能力,可以瞭解自己要做什麼,並且安排好步驟,之後無論面對任何形式的學習或狀況,都能主動積極的處理和獨立思考,反映在其生活自理、各項學習、人生整體規劃上,必然有加分的作用。這對日後將身處於高度競爭的孩子而言,著實意義重大。
高階思考表現於嬰兒期萌芽~
一項能力要從簡單趨於複雜,除了和年齡發展有關,足夠的刺激及練習機會絕對不可少。因為人每一次動作行為都會使用到身體器官,接著再將動作中的感受訊息透過神經系統傳送給大腦,大腦將訊息整合完成之後,立即做出反應動作,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傳送、整合、練習,大腦產生了豐富熟練的經驗,便可使得大腦神經細胞傳遞訊息的突觸連結緊密,產生高效能、高品質的思考及處理能力。該能力形成後,可帶動孩子發展朝向一正向循環,進而增加他的自信與成就感,並培養其主動性,養成良好計畫能力。
有別於動作發展,有一階梯式發展指標可供參考,計畫動作能力成長偏向斜坡式曲線,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思考的複雜度越高、規劃的時間更長、動作更精細頻繁等。一般來說,孩子約至5、6個月時,即顯現出計畫動作能力的存在,一直到4歲均為其培養期,待孩子進入幼稚園後,開始會有比較多例行性的活動,這時計畫動作能力的好壞便很容易觀察出來了。
★5、6個月
孩子自己握著奶瓶喝奶的動作,除了牽涉到精細動作發展,同時蘊含著計畫動作能力,包括:忍耐短暫的飢餓、等媽媽泡奶;握好奶瓶;將奶嘴準確放進嘴巴等。當家長發現寶寶生理發展已經準備好了,即可讓他試試看,你會發現孩子能夠作得越來越好喔!
★7個月
7個月的寶寶,已逐漸進入爬行階段了,隨著練習機會增加,動作的熟練度及協調性也會變好。家長可以利用大毛巾等作成障礙物,鼓勵孩子跨過障礙物來到爸媽身邊,或拿到玩具。在這過程當中,孩子要如何運用肢體克服困難、達成目標,均屬於計畫動作能力之範疇。
★1~4歲
配合孩子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認知發展,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對此階段影響極為深遠,同時亦是計畫動作能力的基礎之一。舉例說明,從由父母協助孩子完成穿襪、穿鞋的動作,到孩子能夠獨立完成,還有家長告知要帶他出門時,他可以先去拿自己的襪子、鞋子,即可看出孩子對於外出前該做哪些準備、如何完成更衣動作、事件的前後順序已有相當的瞭解,而一個越獨立自主且樂於參與生活自理的孩子,代表其計劃動作能力越優異。此外,引導孩子收玩具的過程,及由托育處返家後的活動安排,均為計畫動作能力培養的契機,也是家長觀察的重點。
多動腦,整體發展皆受益~
假若前期動作、生活自理沒有按部就班成長,後續要進入高層次組織、邏輯、執行能力必然有困難,因此計畫動作能力常是孩子綜合能力之最終檢核點。
家長如果能趁孩子小時即著手訓練,孩子在遇到問題時,思考力、規劃力越強,越能嘗試找出解決的辦法,而且對於該自己完成的事物,也能按照事情之前後順序、輕重緩急,逐步加以完成。反映在學習上,這類孩子因較主動、願意嘗試思考,相對更能體會啟蒙素材的效益。可以預知的是,家長在帶領和引導他們的過程也會容易許多。
反之,家長習慣事事代勞,容易養成孩子依賴心,學習上可能稍遇到挫折便哭鬧或放棄,平時則拖拖拉拉,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久而久之,必然不利於整體發展。
以下分別為計畫動作能力優異不佳的表現,雖然部分在幼兒時期還不容易顯現出來,不過家長可將之作為觀察的指標:
優異good!good!
1.對自己想做或該做的事,主動性較高。
2.生活自理能力強,自己分內事物均能完成。
3.遇見困難會自己想辦法克服及達成目標。
4.有自己看法,獨具思考。
5.有邏輯整合能力,思考事情會比較有深廣度。
6.會主動幫助別人。
7.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學習及挑戰。
8.對自己充滿自信。
不佳warining!
1.較依賴父母親處理日常事物。
2.動作拖拖拉拉,父母叫一句才動一下,不擅整體思考。
3.作事不主動、不積極。
4.挫折忍受度較低,容易放棄或情緒化。
5.做事缺乏計畫,想到什麼就做什麼。
6.整體學習較慢。
7.自信心不足。
8.對新事物接受度較慢或不敢興趣。
9.會避免做一些覺得困難的事。
計畫動作能力高or低 家庭教育是關鍵!
由於計畫動作能力是多項能力的綜合結果,所以家長更應把握啟蒙時間,藉由後天的教育幫孩子奠定良好基礎。至於該如何進行,建議方法如下:
啟蒙教戰守則!
1.從孩子小時,即要求及教導他做能力所及且該自己做的事情,並建立觀念。
2.多給孩子嘗試的機會,及鼓勵孩子思考及自己完成事物。
3.父母協助要適當,不可養成孩子依賴習慣。
4.適時放手,孩子仍須在挫折中學習成長。
5.多要求孩子參加生活自理以外的家事,建立合作及責任觀念。
6.問題來時,家長不要急於處理,應給孩子思考及處理的機會與時間。
7.教導孩子的過程,不要要求孩子全按照你設定的步驟解決問題,而要讓孩子瞭解原因和目標,接著自己思考如何完成。
★鼓勵孩子思考及完成事情
計畫動作能力著重的是整體思考及執行,設想孩子若罕於參與生活自理或其他該作的事物,又如何從中瞭解其先後順序、輕重緩急而執行?生活中,小至拿著湯匙進食、幫忙將玩具歸回原位,都是培養計畫動作能力的機會,家長一定要視孩子的發展,在安全及他能力範圍之內,讓他多試試看,並且建立觀念。孩子只要有心努力,家長千萬不可吝惜你的讚美,這會加強孩子嘗試的動力喔!
現代家長常保護過度,幾乎從孩子早上一睜開眼起,一切吃穿用度全都安排得過於緊密完整,等同於孩子習慣不去思考、規劃自己下一步該作什麼,導致日後變得依賴心重不說,挫折忍受度、問題解決能力也跟著直直落。然而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的世界也會越來越多元,父母不可能永遠在他旁邊協助,由孩子自己動手來,或許得花更多時間、精力,但卻是必經之路。
★採取按部就班的引導方式
孩子不可能「無中生有」地學會一件事,所以家長的引導相當重要。以摺衣服為例,當媽咪在摺衣服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先從摺小內褲、小襪子,或者將它們放到衣櫥裡開始,接著由此帶到衣物擺放的位置、更衣的順序等,經過前期的準備,部分孩子至2、3歲左右,一聽到家長要帶他外出,還會自己拿好喜歡的衣服或鞋襪,嘗試自己穿上或請父母提供部分協助。
上述動作看來簡單,無形中卻可達到促進孩子思考的效果,而且還能提高孩子參與感、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又可增進計畫動作能力,真是一舉多得。
★以身作則
孩子都是透過模仿中學習,而在學齡以前,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模仿對象,父母如欲培養孩子擁有好的計畫動作能力,就要以身作則。包括:家裡的環境、物品應擺放整齊,父母本身做事不可過於情緒化、亂無章法,好引導孩子參與父母的生活方式、教養態度、生活習慣等,從而內化成自己的觀念及作法。
★把握發展黃金期
依照兒童發展理論,2歲以前的孩子都喜歡自己參與每一件事。一般來說,2歲以前以發展粗大動作為主,2歲後則精細動作呈現驚人成長,這時孩子會興致高昂地從事相關活動,並從中得到樂趣及增進自己的能力。家長應把握孩子好奇心、主動感旺盛的階段,適時加以引導,千萬不要剝奪他練習跟嘗試的機會,以致大腦的思考力受到壓抑。
Lets try it!
分齡觀察指標&訓練法介紹~
生活中,訓練計畫動作能力的機會可說俯拾即是,包括遊戲、生活自理、分擔簡單的家事都是不錯的選擇。下列為各階段可用來加強孩子計畫動作能力的生活情境,亦可作為家長的觀察指標,如果發現孩子的反應較慢,或者不願意嘗試,那麼就要加緊訓練囉!
★6個月:用餐時間
待寶寶6個月大左右,可以讓他嘗試拿著湯匙,舀起碗裡的食物用餐。這除了有益於精細動作發展,同時能練習手眼協調,及不同於喝奶時的吞嚥方式。此外,6個月~1歲期間,亦可讓孩子開始嘗試使用學習杯喝水。部分家長認為反正用奶瓶既不會漏又好拿,就乾脆直接剝奪孩子練習的機會,其實在孩子學習拿好杯子、將吸管對準嘴巴的過程,就是很好的計畫動作能力訓練呢!
★7個月:爬行遊戲
當寶寶進入爬行階段後,家長可將大毛巾折疊起來當作障礙物,鼓勵孩子爬過障礙物來拿玩具或到父母身邊。如何解決眼前的障礙物,達成目標,對該階段孩子而言可是要花一番腦筋的喔!
發展掃瞄~
計畫動作能力和動作、認知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原則上2歲以前,以生活自理、增強孩子自主性的遊戲為主,待2歲左右,無論是大小肌肉發展、認知發展都有一定成熟度了,不僅適合的遊戲、生活情境更多,啟蒙的複雜度、廣度都可再提高!
★2~3歲
1.家長在與孩子玩球的過程中,可刻意將球滾到沙發或桌子底下,先觀察孩子會不會自己想辦法撿起來,接著引導孩子思考解決的辦法。
2.每當接近孩子沐浴的時間,問問孩子「洗澡時該準備哪些東西呢?」,鼓勵孩子自己挑待會要穿的衣服或洗澡玩具等等。
3.2~3歲的孩子模仿力更強囉!看到大人在擦桌子、摺衣服時,常常表現出相當的好奇心,家長請抓緊時機,邀請孩子分攤部分工作!
★4~5歲
1.家中若多了新成員,當小寶寶哭泣時,可以請大孩子幫忙準備用品,如遞尿片等,之後他更知道該如何協助父母喔!
2.外出前,孩子多能自己準備衣服和鞋子,而且自己穿好,不太需要大人協助了。如果孩子老是拖拖拉拉,顯然需要更多練習機會。
3.該階段孩子會提醒家人日常生活要注意的事情,例如發現外面在下雨,會提醒要出門的長輩攜帶雨具。
【專家小檔案】
*單中興—待補
現職:優兒教育集團總經理
學歷:致遠管理學院幼教系
文化大學兒福系專修班結業
美國SII(Sensory Integration)國際感覺統合班結業
經歷:教育部台中縣幼教研習專業講師
吉的堡寶仁學校感覺統合顧問
上海U-smart劍橋智力開發專業講師
著作:玩出小天才(二魚文化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