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APO 50週年專刊發表 共譜生產力台北宣言

文/編輯部    

為促成會員國一齊朝向「攜手共創黃金十年,締造亞太永續社會」前進,亞洲生產力組織(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APO) 特別於2012 年8 月9 日、10 日於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舉辦「亞太生產力與永續成長國際研討會」,各國代表、貴賓、學者與企業家雲集,會中除發表《APO 50 週年特別專刊》並宣讀「生產力台北宣言」。

來自各國及產官學各領域的學者、專家齊聚一堂,包括:APO 理事會主席丹斯里阿茲曼哈欣(Tan Sri Azman Hashim)、秘書長山崎隆一郎、韓國KEOSAN 公司執行長Walter Kim、菲律賓國際稻米研究機構副處長V. Bruce J. Tolentino 博士、加拿大公共服務卓越機構總裁Brian Marson,中國生產力中心董事長暨APO 中華民國理事許勝雄、外交部次長史亞平、經濟部次長杜紫軍、宏碁電腦總經理王振堂等人。除出席「亞太生產力與永續成長國際研討會」外,阿茲曼主席及山崎秘書長一行亦特別晉見馬總統,拜會外交部、經濟部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等單位,就相關議題交換意見。



驅動全球經濟動能



成立於1961 年的亞洲生產力組織,為一非營利、非政治性的國際組織,中華民國為創始會員國之一,主要宗旨為提供會員國工業、農業、服務業相關技術、管理之指導,促進提升其生產力,達到經濟昌榮、改善人民生活水準的目標,創設半世紀以來,一直是亞太地區各國交流的重要平台。



APO 秘書處設在日本東京,現有包括我國在內共20 個會員,並以促使各會員國在西元2020 年更具生產力與競爭力為其組織願景。自成立以來,APO 積極扮演各會員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致力於會員國間進行區域經濟促進、產業趨勢研究、企業管理提升、先進技術引進、標竿經驗擴散等強化產業競爭力的行動,同時也是各會員國政府重視的產業智庫與政策推動機構。



「亞太生產力與永續成長國際研討會」邀請副總統吳敦義出席開幕典禮,吳副總統於致詞指出,歐債蔓延導致全球經濟動盪,亞太地區已成為全球經濟動能所在,APO 選擇在台北發表《APO 50 週年特別專刊》格外具有意義,除了分享經驗,也可做為各國施政的重要依據。唯有不斷創新,才能讓生產力發揮更正面積極的貢獻;也唯有堅持永續成長的理念,才能兼顧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及社會公平正義,創造全人類最大的福祉。由於去(2011)年適逢APO 成立50 週年,為慶祝此一盛事,APO 決定與各會員國共同進行特別研究計畫,藉由回顧過去半世紀以來APO 提升亞太地區生產力的成果,以擘劃未來亞太生產力永續成長的藍圖,並由我國由東吳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傅祖壇擔任研究計畫的主任專家。APO 曾於2011 年9 月6 日在台北舉行研究計畫啟動典禮及各國研究專家的國際協調會議,歷經近一年的努力,順利完成研究,並於「亞太生產力與永續成長國際研討會」發表研究成果。



永續成長的機會與挑戰



為了因應亞太地區可能面對的種種挑戰,「亞太生產力與永續成長國際研討會」除了舉辦以「亞太地區永續經濟成長之機會與挑戰」為主題的高峰演講論壇,更邀集各領域專家、學者,針對農業生產力與永續經營、氣候變遷及糧食供應、生物科技及生物工程、綠色生產力與經濟發展、全球化經濟之中小企業競爭力、社會企業及鄉村創新、鄉村社區發展、資通訊科技發展、老年化社會、健康照護、公部門生產力等子題,進行深入的剖析與討論。



針對「農業生產力與永續」的議題,日本 Kawasaki Meiji University , faculty of Agriculture 教授 Kunio Tsubota 指出,農業生產力至關重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業對於環境的影響越來越被關注。目前APO 的農業計畫是導向綠色生產與加值,更高的農業生產力是國家發展的基石,APO 要成為綠色革命的領導組織。



在「氣候變遷與糧食供應」的議題上,日本Capacity Building Specialist,Asia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 Venkatachalam Anbumozhi 博士表示,氣溫與CO2 都會影響農作物,亞太地區是深受氣候變遷影響很深的區域之一,人口持續增加,糧食需求增加,但產量減少,供需失衡,未來糧食價格將會上升,從糧食安全指數來看亞太地區被列為危險地區,必須採取適當的作為,包括輪作及增加畜產的多樣性。面對氣候變遷有一些工具及選擇,如減少CO2排放,有機栽值。將技術由實驗室交到農民手中,縮減知識落差,開發創新的技術和模型,以整合的作法求取綜效。



在「生物科技及生物工程」的運用方面,新加坡Dean,Office of graduqte Studies & Professional Learning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Paul P.S. Teng博士強調,全世界農業就業人口都在下滑,如何增加農業生產力,以減少因糧食缺乏造成爆動的機會,關乎國家安全。要增加糧食生產,必需仰賴新方法、新技術。生物科技於農業上的貢獻包括:植物組織培養,還有漁業與養殖業,動物飼料添加物等。例如:將生物科技運用在混種作物的多樣性,研究不需土壤的水耕稻米;以及DNA 基因轉殖的運用,如抗洪水稻,抗旱玉米等。



新技術提升綠色生產力



針對在「綠色能源」的發展議題,日本Professor Emerits,University of Tokyo Reserch Institute of Biomass Systems Osamu Kitani 博士表示,隨著化石能源價格不斷上升,目前綠色能源發展現況以再生能源為代表,包括:太陽能、風力、地熱等,只是目前都尚未大規模商業化。舉例來說,台灣中南部地區運用太陽能熱水器,尼泊爾小型水力發電,印度運用沼氣等。泰國工廠與日本合作生產沼氣送到工廠,改善環境並創造就業機會。綠能成本要和能源系統競爭,必須有人才以及穩定政策。



在「社會企業及鄉村創新」方面,印度SELCO Solar Light pvt. Bangalore, K arnataka Anand 博士強調,社會企業希望滿足達成認可的社會目標,可以是營利或非營利企業,在美國還有低獲利企業,為特定目標謀求最大的利益。社會企業要有能力自給自足,財務不能造成太大負擔之外還要維繫環境品質,使用適當的科技。舉例來說,印度運用太陽能充電電池,提供小販做生意;當地的小朋友帶電池到學校太陽能充電,以便晚上回家做功課。又如貧民窟沒有電力可使用,所以在貧民窟設電力中心,由當地人自行管理,以提供電力提高生產力,不需再使用煤油。社會企業的管理者與投資者要有耐心,尋找有意願的投資者,服務金字塔底端的群眾。



在「綠色生產力與經濟發展」的議題上,泰國Environmental Consultant Suporn Koottatep博士表示,各國紛紛運用綠色生產力提高存活率及提高生產力。以泰國為例,國家食品研究所推動5 個綠色生產計畫,泰國政府扶持食品業,提出工廠改善建議,非常強調環境效能的管理,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減少碳排放量,改善製造生產流程,改用省電燈泡,照明管理,監測控制通風系統,維修蒸氣輸送管,提升鍋爐效益,節省瓦斯使用量。此外,越南70 個村莊採用綠色生產力計畫,集中供水,天然農耕,運用沼氣除理人畜排泄物,節省費用,為綠色生產力提供實際經驗。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8045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能力一年12期 2400 2080  
能力一年12期續訂(請提供續訂編號) 2400 180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