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寫作,有其基本元素,基本元素之下的變化莫測高深,創作者正是調製這些莫測變化的魔術師,讀者尋尋覓覓想閱讀的,無不想探求新的變化新的眼界。然而能滿足饕食者味蕾的,通常是少數,大部分的作品,是在前人已創造出的變化中重新翻炒或掇拾,而完成一個小說的面貌。
小說新人獎意謂參與者是初向小說叩門或踩上了一個台階,正往台階頂端努力不懈的寫作者,對這個階段的作品,極易看見的是翻炒或掇拾性的作品,雖然這類的作品在巿書裡也屢見不鮮,許多創作者努力一輩子,正是要成為變化的能手,使小說在基本元素之下另闢蹊徑,有如藝術品般具有獨特性且觸動人心。
在小說這門技藝中,疊構基本元素的能力外,能標榜出個別性的,應是作者內在的情感和思想的內涵,能夠提供有別於既有模式的觀點和別致的書寫角度,在虛構的國度發揮引人入勝的想像力,是令讀者願意閱讀,持續成為一名探索者的誘因。除開那些特別優秀殊異,能得到多數評者閱讀經驗上的驚豔,而給予一致肯定外,大部分的作品,就是評者各尋視角的努力下,產生各自的詮釋,因此也容易出現歧異。
評者意見的歧異多因閱讀經驗殊異所產生的審美判斷的差異,評審結果就成為多種閱讀經驗的交叉平衡,可以選出不算差的作品,但也可能漏掉了已經發著光的作品。巴爾加斯.尤薩在《中國套盒》裡的言論給了我們佐證:「……如果您堅持下去,不斷地寫作和發表作品,您將很快發現,給作家發獎、公眾的認可、出售作品、社會聲譽,有著極其隨心所欲的獨特走向,因為有時這些東西頑固地躲避那些最應該受之無愧的人……。」如果在新人獎,一篇具有新意的作品因評閱者的歧見而沒有機會被發表,這位新手,必須以他的熱情持續寫作,不要被獎控制,日久,他的創作信仰必會被看見。
本屆的短篇小說,我對書寫出台灣社會失業問題的〈日光下〉印象深刻,這篇作品反映目前台灣社會極為逼切的失業問題,和高學歷卻無用武之地的困境,非常樂見文學新人關心社會發展,反映社會現實;對中篇小說〈孩子〉不能出線感到惋惜,一個尋常的生育問題,延伸出母女關係愛情價值自我意識與女性角色的比較,用語輕淡,情節環環相扣,寄深意於輕巧的敘述,有一種去濃妝而顯美色的清秀感。得獎作〈鳥與地球儀〉匠心獨具,以很隱晦的方式寫同性情誼,很具吸引力。
相較於已受多數評審肯定的得獎作,我更想鼓勵未得獎者,在評者閱讀經驗值的複數交叉下,沒有脫穎而出的你只要夠自信,時間和持續性的書寫都能證明你是不受文學獎束縛的。
◎本文作者簡介
蔡素芬
淡大中文系畢業,德州大學雙語言文化研究所進修。歷任自由時報撰述委員、自由副刊主編,現任影視藝文中心副主任,兼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執行長。曾獲多次校園文學小說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聯合報文學獎小說獎、中央日報文學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中興文藝獎章等。著有《鹽田兒女》、《橄欖樹》、《台北車站》、《姐妹書》、《燭光盛宴》、《海邊》等,主編《九十四年小說選》、《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小說3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