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的戒指拿不下來、原本的鞋子穿不下……準媽咪這時才驚覺到自己「水腫」的事實。懷孕期間發生水腫的現象,大部分是生理性水腫,產後就會自然恢復。不過,水腫若還伴隨有其他不適症狀,例如解出蛋白尿、血壓過高,有這些異常就要提高警覺,因為有可能是妊娠高血壓(又稱妊娠毒血症、子癲前症)的徵兆。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新店耕莘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黃文郁表示,懷孕所造成人體荷爾蒙的改變,是孕婦下肢水腫的主因,懷孕荷爾蒙會造成孕婦血管通透性的改變,血漿蛋白濃度下降、水分及鈉離子的代謝受影響,較多的水分滲透到週邊組織間隙,再加上懷孕中期以後逐漸變大的子宮所帶來的壓迫,使得下肢血液循環功能變差,就容易造成局部水腫現象。
輕微水腫仍不可大意
水腫的部位並非集中於小腿,腳背、下肢、髖部,甚至頭部、臉部都會發生水腫。當鞋子已經穿不下,意味著水腫的情形已經相當明顯。如果是單純的水腫不需要過於擔心,但由於水腫是妊娠毒血症的警訊,孕媽咪也絕對不可輕忽大意。黃文郁醫師表示,每次產檢都會進行的例行程序:測量血壓、量體重、驗尿,目的就是為了及早發現妊娠毒血症的徵兆,以便能及時治療。
除此之外,他建議孕媽咪必須有警覺性,因為臨床上也有孕婦血壓突然飆高的情形,如果未能及時發現,往往會讓人措手不及,嚴重者還可能會危及胎兒健康與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孕媽咪可以試著按壓小腿,「如果手指頭按下去,肌膚像海綿蛋糕一樣,不容易恢復彈性」,就是水腫。「水腫的程度和妊娠毒血症、妊娠高血壓不是正相關,換句話說,即使水腫的程度很輕微,也不可太大意。」黃文郁醫師提醒。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血壓飆高要當心
當孕媽咪發現自己水腫了,黃文郁醫師建議孕媽咪應密切測量血壓。懷孕前沒有高血壓的孕媽咪,懷孕20週以後,若收縮壓高於140mmHg或是舒張壓高於90mmHg,就要懷疑有妊娠高血壓的前兆。
除了水腫之外,若在產檢驗尿時,發現排出蛋白尿,有可能是子癲前症的前期徵兆,子癲前症會導致孕媽咪肝功能異常、血小板減少、腎功能指數異常、肺水腫等;血壓過高也會影響胎盤血流,導致胎兒無法獲得充分營養,進而影響整體發育,而且從母體供給胎兒的水分不足,也會導致羊水量減少、血氧供應變差,一旦發生胎兒窘迫等狀況,甚至可能會胎死腹中。
高危險群
妊娠高血壓的發生率約為5%,若前胎有相同病史、多胞胎、高齡懷孕、體型肥胖、飲食上習慣吃重鹹、家族有高血壓病史,這些情況都會提高孕期發生妊娠高血壓的機率。
體重快速增加要警覺
為了掌握黃金治療時間,提醒孕媽咪,如果水腫又伴隨有血壓偏高現象、容易抽筋、頭痛、視力模糊等徵兆,應儘速返院檢查。此外,黃文郁醫師表示,體重變化亦是孕媽咪自我檢測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懷孕中期以後,體重平均一週約增加500g,如果體重有突然劇增的情況,例如1週增加超過1,000~1,500g並合併明顯水腫現象就要注意,建議返院檢查。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水腫雖然是懷孕過程中的自然生理現象,然而,有水腫的孕媽咪在飲食上還是必須多加留意,以降低演變成妊娠高血壓、妊娠毒血症的機率。新店耕莘醫院營養師歐筱妍表示,有水腫的孕媽咪,飲食要遵守三大守則:清淡、低鹽、少加工食品。
她說,烹調應選擇天然食材,在料理中額外添加的鹽巴,一天不宜超過6g,而鹽巴的成分就是「氯化鈉」,一天攝取的鈉含量不宜超過2,400mg。加工食品、醃製類、蜜餞的含鈉量都非常高,可以從飲食外包裝標示確認含量,但建議有水腫的孕媽咪都要避免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