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的大門,便看見趙淑珠老師正和工作人員認真地討論學會的事務。換上了室內拖鞋,頓時有回到「家」的感覺。窄小卻溫暖的小房間裡,老師自在而放鬆地坐沙發上,微笑著:「我也是在『張老師』長大的喔!」
如果生在那樣的家庭,我也會是那樣的孩子。
趙淑珠長期著眼於婚姻與家庭、性別教育的研究,憶起當年為什麼選擇這塊領域?她思索道:「這個問題讓我必須從『張老師』想起。」
輔大應用心理系(今心理系)的她,大二時加入「救國團青少年輔導中心」的義務張老師,除了暑假陪伴七、八名國中生進行育樂營活動之外,並且在接下來的一年內,必須和他們維持輔導關係。這讓原本在學校接受傳統心理學教育的趙淑珠,有機會實際走訪每個家庭,看見許多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親子相處情況。有一天,趙淑珠走出輔導家庭,皺著眉頭跟同行的夥伴說:「我怎麼覺得,如果我也是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裡面,我應該也會和我們輔導的小孩一樣!」
這樣的發現和省思,讓她開始思考不能只用傳統心理學的視角去理解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尤其這些所謂學習情緒低落、容易不耐煩的孩子,往往是因為無法紓解內在的情緒、無法適應「大人」的環境:「每當走入家庭,看到父母對孩子說話時嚴厲的態度和語氣,我便可以感受到那個家庭所帶來的壓力氛圍。這對我來說是一種提醒,不能光認為是孩子無法適應環境,一味地幫他們找好的因應策略,其實,更多時候,孩子們所生長的家庭,才是最大的問題。」
可以抽空一起參加婚宴,為什麼不能抽空給彼此。
瞭解到孩子的行為和家庭教育息息相關,畢業後出國留學的趙淑珠,便選擇當時臺灣還沒有的兒童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的論文就做「婚姻」相關的研究。
致力於婚姻與家庭研究長達二十多年的她說:「從過去到現在,婚姻家庭問題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只是離婚率提高,不過,這個『量變』還是為我們帶來一些思考,畢竟婚姻問題是一直存在的,而改變,就是現代人的壓力變更大了。」
外在生活的壓力導致內部夫妻間的失衡。因此,趙淑珠說,夫妻要能和親友相互形成一個好的社會支持網絡,是很重要的。「兩個生活經驗不同的人在一起,一定會有不開心的時候,要如何有能力共同解決困難、努力將關係裡『好』的部分聚沙成塔,就變得很重要。」
夫妻除了須「看見」彼此為婚姻所做的努力之外,也要培養共同的興趣、留出時間給彼此,「我常在演講時問大家,大部分的夫妻都會在百忙中撥空一同參加親友的喜宴,可是,『你們都能騰出時間給別人了,為什麼卻不能留出一點時間給彼此?』」
別再說不離婚,是為了孩子。
最不可思議的是,當夫妻感情失和,往往會顧及小孩而苦撐下去,卻總在孩子長大後對他們抱怨:「要不是因為你們,我們早就離婚了!」趙淑珠說,這句話會造成孩子很大的罪惡感。
要知道,當父母感情不好,孩子其實是很敏感的,會默默觀察、揣測,甚至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他們長大與人相處、談感情的態度。「我有位學生就很生氣地告訴我,做父母的不要再拿孩子當藉口了!如果沒辦法在一起,那直接跟孩子說,孩子會暸解的。」不過,趙淑珠也強調,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爸媽雖然無法再一起生活,但還是會陪著他、愛著他,千萬不要用負面的耳語讓孩子無所適從,「失和的夫妻難免對彼此會有負面的評價和想法,但應該要節制,不是轉嫁到小孩子身上,甚至要求孩子選邊站,這是很自私的!」
成了畢業典禮上「缺席」的風雲人物。
2006年4月,趙淑珠的生命中出現了一個讓她「感激」的經驗。
出國公差的前一天下午,她突然急劇腹痛就醫,當場被醫生診斷出「卵巢癌」,短短兩天內,她從發現到開刀治療,突發的事件讓她沒有太多的時間害怕。直到後續進行化療時,原本茂密的頭髮開始大把大把地掉,「枕頭上、家裡的地上,到處都可以看到一撮撮的掉髮,這對我的視覺上,造成了很大的衝擊。於是,第二天我乾脆把頭髮一次剃光!」
彰師大的學生們知情後,大夥兒趕忙聯繫,派住在夜市附近的同學幫老師買頭巾與帽子,並「囑咐」跑腿的同學:「要買最漂亮的給老師知道嗎?」趙淑珠說,生病期間,除了家人的陪伴,隻身養病時,就是這群可愛的學生輪流陪伴她。
她生病時已近學期末,由於以往每一年的謝師宴上,趙淑珠都會唱一首歌獻給畢業同學們。那一年即使生病了,她卻也沒有缺席。「對於學生來說,這可能是最後一個畢業典禮了;就像結婚,可能一生只有一次。這是他們人生很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我們師生關係很重要的一個結束,當老師的應該給他們祝福。」結果,原本透過錄影,系上研究生專屬的畢業禮物,竟然變成了系上大家一起分享的祝福。「後來聽大家轉述,那是有史以來最賺人『熱淚』的『演出』!」
化療期間,體力可堪負荷時,趙淑珠還是透過視訊上課,因為擔心課程進度,往往一次就得補上三周的進度。修養了三個月後,她立刻回到系主任的崗位上。「這就是我的個性,不知是好是壞,應該說是比較『負責』吧。像有些人生病了,可能會減少工作,透過打坐、改變飲食等方式調養;而我的方式就是回到一個比較規律性的工作狀態。我的想法是,就好像婚姻,都會有好有壞,增加生活中『好』的部分是很重要的。而在工作中,能夠讓自己覺得我是有能力的,也就會成為生活裡好的部分的經驗與回饋。這對於大病初癒的我能快速復原,還滿有幫助的。」趙淑珠說,這個「好」的經驗與回饋,不僅來自於規律的工作,更來自於學生與家人的溫情關懷和互動。
具體行動,和學會一起守護校園心靈。
小小的房間裡,趙淑珠用理性而爽朗的語調,從孩子的壓力談到婚姻與家庭、同志教育,以至個人的經歷。
現任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副理事長的她,對於這個迄今創立逾五十年的學會,有沒有什麼期許?
她表示,學會有很大部分在推廣學校輔導工作,因以臺灣現今的學校人力編制來看,國中的輔導老師除了行政工作與輔導諮商外,還要負責上課,壓力絕對比不需上課的高中輔導老師大,所以這幾年學會便增加國中專業輔導人力的進駐,除了加強校園健康心靈的輔導和支援,同時也藉以減輕老師們的負擔。
此外,今年學會的年會更以「多元文化視野之輔導與諮商」為主題,大會主題演講包括:「親密關係的理解:對偶及多元方法的嘗試」、「學校三級輔導機制之現況與展望」,除了探討學校輔導、多元族群、性別意識、身心障礙者等內容的主題論壇和論文發表之外,同時也有一系列的演講及工作坊,皆在在顯示學會長期以來,對於多元文化的關懷與實踐。
我們相信,包括學會在內,趙淑珠對孩子與家庭的關心,就像她每年都會唱給學生的那首歌一樣,從不中斷,而且持續地唱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