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教育時,最常被提及的原則之一是「尊重差異,適性發展」。這原則假設了一個前提:每個人具備殊異性,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的確,我們也願意相信自己是無可取代的,唯有如此,「我」才能是「我」,而不是那個能隨便代入的「誰」,這樣的我才具有存在價值和意義。
然而,無論如何特別,人仍然無法脫離其他人而獨立存在,在尋找自己的獨特之時,我們也渴望被瞭解,希望被看見、被喜愛,因此也會追逐他人的肯認。但究竟要怎麼做,才能突出自我,又不會被視為怪咖?人們找到一種安全保險的模式,也就是將自己放置在社會認可的標準軌道裡競逐;這樣的軌道有很多,例如金錢、地位、才智,甚至連外表都是。只要能在這些軌道中冒出頭來,成功取得領先地位,就能證明我的確不同於芸芸大眾,同時又可獲得多數人的尊重與肯定。但這種經過社會認證的獨特,會不會只是一種「正常的獨特」?原本想追尋的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到最後卻被消融於「正常」裡,而完全看不見?
「獨特」成了一種比較的結果,是一種向外求而不再是向內探尋的特質。為了能順應軌道的標準,我們必須削去,甚至否定那溢出軌道之外的自我。忽略了自己的異質性,也會使人失去自信,在現實生活中,便經常會湧現「自己不如別人」的痛苦——為什麼我不如他有才華?為什麼我不像他這般聰明?為什麼我沒有他的行動力?為什麼......。一方面,我們在相互比較中一點一滴喪失個體性;另一方面,社會上出現了越來越相像的人——不僅擁有相同的人生目標,也擁有同樣的價值取向。
日本偶像團體SMAP主唱的《世界唯一僅有的花》,是一首很簡單的歌曲,但卻唱出人們對「獨特」的渴求及真義,也成為日本近三十年來最受歡迎的流行歌曲(以版稅收入為標準計算)。歌詞裡面提到:「我們都是世界中唯一僅有的花......無論小花或是大花都不相同,無法成為No.1也好,因為原本就是特別的only one。」發掘自己確實很困難,甚至窮盡一輩子的力氣都有可能。但如果一直追逐「正常的獨特」,至多也只能找到比別人突出之處,甚至錯過真正的自己。而要到哪天,我們才能跳脫比較,接受自己是這世上唯一,僅有的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