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在逃避什麼?
社會對男性角色的期待
東吳大學心理系王叢桂教授指出,華人社會是所謂「父子軸」社會,主要的任務是血緣的傳承,兩性因此有固定的角色責任,對男性來說,盡到養家的責任是被放在第一位的。為了要與他人競爭,這個社會對男性角色的期待,就是要剛強、堅硬,懂得競爭,換句話說,一個個性或表現溫柔、體貼的男孩子,在他求學、成長的過程,可能很容易就會遭受排擠,甚至被同儕說是「娘娘腔」,必須承受很大的壓力;如果等到自己有了孩子,配偶卻要求他必須做到對孩子溫柔、體貼,某種程度來說,是跟文化在對抗,基本上,是有一定難度的。
文化規範
此外,文化規範也可能造成男性有較少機會參與親職。文化對「男人」、「父親」角色所產生的期待與壓力,不會只來自單一方面,仔細想想,能真正全然接受一個家庭裡是爸爸全職照顧孩子,媽媽在外工作、負責家中經濟的人有多少?就不難理解「男人必須在外努力賺錢、養家活口」的概念,在整個文化中,早已被當成慣性的思維與想法了,王叢桂教授指出,當男性被要求必須有職場成就,那麼,他相對也會期待老婆多分擔一些養育孩子的責任;反觀北歐社會,受到社會男女較平權的文化所影響,父子互動是很親密的。
中西文化大不同? 社會經濟結構影響
王叢桂教授進一步說明,父母職責也受到社會經濟結構的影響。最早開始,在工業革命之前,美國或歐洲的大城市,上班地點離住家很近,有些城市,核心區域是透天厝的連棟住宅,住宅下面是工作的地方,上面是一家人住的地方,女性可以在家一邊協助工作邊帶孩子。台灣一些老街也是這樣的格局。農村更是家庭與工作合一,農婦要幫忙家務也要幫忙農務。
60 、70年代 歐美專業母親
等到進入工業化社會之後,一方面更多女性投入職場,另一方面,工作的場所也與住家分開,而且距離越來越遠,通勤時間長,使得父母親下班後,能陪伴孩子的時間更少了。
這時西方社會開始鼓吹母職(motherhood)對孩子的重要性,鼓勵女性留在家中,將工作留給男性。兩性的性別角色劃分越來越清楚。美國在戰後的郊區住宅興起,工作在城市,回家要一兩個小時,更加強了這種兩性分工,因此1960 、70年代,歐美社會母親角色,也是「專業母親 」,以育兒為主。
母親獨立意識興起
直到服務業開始興盛,女性適合發展的工作增多,配合女性主義的興起,女性經由民權運動爭取女性自主權利。從1980年代開始兩性性別角色意識開始出現重要的改變,母親的獨立意識興起,這時候兩性開始面對誰該養育孩子的問題,西方是個人取向社會,父母不會接受替下一代養孩子的事情。相對的華人社會,父母往往會幫子女,反而讓兩性角色的改變不會那麼大。西方社會在此時開始給予男性壓力,要求父親參與親職。
電影《克拉瑪對克拉瑪》
這部電影就是在講述1970年代女性獨立與父職意識覺醒的議題。影片中母親離家爭取個人獨立,發展自己的事業。母親把孩子丟給父親後,父親經由突然要面對養育孩子,從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到一邊學習養育孩子,一邊工作,父親瞭解了父職對孩子的重要,也體會到養育孩子對生涯會發生的影響!
男女天生大腦機制不一樣?
懷仁全人發展中心專任臨床心理師杜長齡表示,寶寶的誕生,對爸媽來說是完全不一樣的經驗,媽媽多了懷孕的九個月時間可以跟寶寶相處,加上催產素、黃體素,以及賀爾蒙的影響等,都會讓媽媽一看到孩子出生之後,想要盡全力去照顧、保護他,之前就有一個研究發現,母猴不僅對親生的小猴子特別照顧,對其他的小猴子也會付出關心,但是公猴就不會。
因此,媽媽可能也要學著體諒,對於爸爸來說,他們的確比較偏向「學」著去照顧孩子,不像媽媽,天生對孩子非語言的反應解讀、生理需求等,就比較敏感。此外,現在推廣哺育母乳,這是爸爸天生生理機制就無法替代的部分,換個角度看,也表示爸爸在寶貝剛出生的時候,就少了參與照顧的機會。
男性不想面對的無能感
台安醫院戲劇治療師蘇慶元認為,當爸爸說:「我不知道怎麼跟小孩玩。」也許代表他害怕去面對自己內心深層的焦慮;在外面工作職場上,做他熟悉、有經驗的事情,能很快為他建立起成就感,激勵他投入更多心力與時間;但是,面對孩子、與孩子互動的時候,因為不熟悉,無法理解孩子的反應與需求,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尤其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與孩子開心的互動,最後,他只好選擇從爸爸這個角色暫時逃開,也表示他可以不用去面對內心深處那種無能的感覺。
「爸爸教室」在哪裡 ?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副教授及所長楊明磊指出,女人懷孕時,因為身體生活作息的改變,逐漸有「我要成為母親」的心理準備,也有許多「媽媽教室」可以去上課學習,但是,男人呢?連專業的育兒雜誌報導,內容也大多是偏向符合女性、母親角色所需求的文章,有想過父親的需求嗎?這樣的環境,又如何去期待男性產生父職自我效能? 男人,也應該要擁有一樣的機會去學習。
爸爸挫折,孩子給的?
爸爸也需要孩子的肯定
其實,很多爸爸的挫折感是來自於孩子直覺的反應,孩子越大越會表達自己的主見或喜好,當爸爸要接近孩子的時候,孩子自己也會說:「我要媽媽幫我!」或是如果兩方都在的時候,孩子可能也習慣性的直接跑去找媽媽,因此很多男人覺得孩子比較喜歡媽媽。
父子、父女沒話說?
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輔導系助理教授李岳庭與我們分享,每次新學期開始,他都會問從北部下來念書的學生們,有沒有打電話回去給家人,大部分學生都回答:「有」。但是,若再繼續問,打電話回去,找爸爸還是媽媽?大部分學生的回答,其實都是找媽媽,有些爸爸接起來聽的,還會直接把電話交給媽媽,這種狀況突顯出父女或父子之間的溝通,多年來已經很陌生了,爸爸已經不知道、也不熟悉如何跟孩子互動。
另一個個案,是一位爸爸主動表示,自己女兒現在已經國中了,他希望能增進與女兒之間的關係,不知道該怎麼辦?李岳庭老師出了一個任務給爸爸,請他安排單獨與女兒散步的時間,在散步的過程中,不能夠用任何問句,去詢問女兒的生活,但是,卻要想辦法了解女兒的生活,後來,爸爸回來跟老師分享,第一次出去散步當天,一直提醒自己「不能問問題」的原則,也忍了很久,父女沉默了十幾分鐘,最後他說出口的第一句話,還是問女兒:「功課有沒有做?」
並非不用願意,而是不熟悉
李岳庭老師強調,親子關係的疏離也並不表示親子關係破裂,只是,溝通本身其實也是一種習慣。如果孩子小時候,父親沒有把握時間與機會,參與孩子的成長點滴,親子之間沒有建立溝通的習慣,將來可能如上述的情況一樣,父子或父女間,沒有聊天的題材,將來必須要花更多時間,才能彌補得回來!溝通尚且如此,建立關係,可能要花費更多的心力。
勿讓孩子成為婚姻第三者
有時候,媽媽把所有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其實是因為與老公之間已經存在許多長期累積的問題,兩方都不願意去面對,最後,媽媽只有把重心轉移到照顧孩子上面。
孩子也在照顧媽媽的情緒
李岳庭老師認為「不只媽媽在照顧小孩,其實小孩也在照顧媽媽」,剛開始的時候有可能是社會文化的價值觀,賦予女性角色所要表現的責任,在過程中,女性自己也逐漸認同這個角色,加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只要時間久了,一定會產生感情聯結。
因此,換個角度思考,只要能夠創造爸爸與孩子互動的機會,爸爸也會因為幫孩子解決問題,而慢慢建立成就感,孩子越來越喜歡與爸爸親近,也會讓爸爸感覺到自己是被需要的,那麼,他與媽媽的角色一樣,可以從與孩子互動中,與孩子建立深刻的情感。
親子問題OR夫妻問題?
案例1:
媽媽認為與其等先生一起幫忙照顧孩子,還不如自己來做比較快?
案例1解答 :媽媽可以怎麼做?
楊明磊老師認為,媽媽可以試著先問問看自己,妳願意等孩子慢慢長大,慢慢學會自己吃飯、穿衣服這些事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妳有沒有發現自己對孩子的耐心,竟然比對先生高?可是,先生明明是自己最親密的配偶,妳卻不願意耐心地給他學習與參與的機會。
案例2:
孩子不到一歲,白天由全職媽咪照顧,晚上媽咪要去洗澡,請爸爸照顧一下,爸爸才抱過去,孩子就掙扎,嚎啕大哭,爸爸馬上抱著孩子去找老婆:「妳看啦!小孩要妳抱啦,不要洗澡了,快抱她。」
案例2解答 :媽媽可以怎麼做?
李岳庭老師建議,當下要先以安撫孩子為主。再來,是回到處理夫妻關係。
雙方的情緒較平穩時,媽媽可以先同理老公內心的想法與感受,是因為不熟悉安撫孩子的情緒呢?還是認為媽媽比較會處理,給媽媽處理?或是,處理孩子的情緒有挫折感等等,其實,男性最害怕的,就是別人覺得他無法解決問題。他並不一定是不願意或不想照顧孩子。
找到適當的時機與老公討論,如果兩個人下一次遇到類似狀況該怎麼辦,找出彼此都認同的處理方式,其實,這不只單單在處理親子關係的問題,也有助於增進夫妻彼此的了解。
案例3:
一家人目前在台灣生活,爸爸是ABC,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媽媽希望孩子從一歲半開始,爸爸可以負責跟孩子說英文,培養孩子英語能力,可是,爸爸每次都不耐煩,跟媽媽說:「可不可以我出錢,妳找其他的方式!?」媽媽認為老公不愛孩子,明明是他自己那麼拿手的小事,都不願意為孩子付出!
案例3解答:媽媽可以怎麼做?
李岳庭老師指出,「明明是那麼拿手的小事情」是誰的感受呢?也許只是媽媽單方面的認定,而完全忽略爸爸的想法。雖然爸爸是ABC,但是,他還是有可能認為教孩子英文,並不是自己擅長的,有時候「教」英文跟「會」英文是兩個不同的能力。
不妨試試看,請別的老師教,請老公監督老師教得如何,這樣一來,孩子若沒學好,太太跟先生可以一起討論老師的教法,先生也可以免於受太太質疑的態度,讓戰場不設在夫妻關係中。
杜長齡
現職:懷仁全人發展中心專任臨床心理師
學歷:美國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 諮商心理學 碩士。
經歷:美國聖依麗莎白醫學中心 臨床心理師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兒童精神科 研究助理
李岳庭
現職: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輔導系 助理教授
學歷:美國德州女子大學家族治療博士
經歷: 台南地方法院家事調解委員
台灣婚姻與家庭輔導學會理事
台灣遊戲治療協會常務理事
楊明磊
現職: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所長、副教授
專長:身體工作、員工諮商、職業健康心理學、團體動力、心理劇
蘇慶元
現職:台安醫院戲劇治療師
學歷:英國中央戲劇與語言學校 戲劇與動作治療碩士
王叢桂
現職:東吳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學歷: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教育心理學博士
專長:應用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消費者心理學、本土心理學、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