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人生意義的三個必要:一、自我探索:對自己的能力有真實的了解;二、與他人的連結:知道這些能力可以從什麼角度來服務世界的需要,帶給他人幸福;三、深度的喜悅:運用自己能力服務世界的時候,即使面臨挑戰和困難,也會感到深度的喜悅。
十二年國教時代,拿掉了考試入學的關卡,「生涯探索」將被迫提早上場,成為未來基礎教育的關鍵字。
可惜的是,目前學校或家庭,談起生涯探索,多半直接進入「未來做什麼工作」的選擇,以及這類型工作所需「技能」的培養。學校從很早開始就變成了「職業預備所」:成績好的學生,生活最遠大的目標就是拚名次上明星高中大學,為的是「以後找個好工作」;成績不理想的孩子,就在國二開始以「生涯規劃」之名,被迫分流。還是懵懵懂懂的年紀,就要被匆匆忙忙的塞進十七個職業學群的框框裡。
彷彿一切的「學習」和「教育」,都是為了某個「高尚」的職業準備著。
二○一二年底,科技教父張忠謀感嘆現代年輕人缺乏理想、抱負,是當前人才最大的問題。這真是令人錯愕的諷刺!整個教育體系集眾人之力,在孩子們應當理想高漲、熱血爆漿的青春少年時,告誡他們「不要想太多,一切等考上學校再說」;分分計較的PR值、錯一題掉一個志願的升學生態,壓抑著少年們對理想的探索與自由。但當孩子們照著成人如此「務實」的教訓長大,社會怎麼又開始責怪他們沒有理想、抱負了呢?如果學校教育、父母的思維,都在鼓勵學生短視近利,憑什麼,我們能期待長大後的他們,可以收割出「深刻的理想」?如果我們的教育「問錯了問題」,又怎麼能期待「對的答案」?
「如果你進到一個典型的課堂裡,去聽聽老師都在囑咐學生做些什麼。你會聽到大量的作業分派、考試的指示,以及一連串狹隘、工具性的目的,像是:在班上表現優異,以及避免失敗。但你很少聽到老師和學生討論任何一個可能會帶他們到更寬闊視野的目的之質問和思考:為什麼人們要讀詩?為什麼科學家要分裂基因?為什麼我要這麼努力成為老師?」史丹佛大學教授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在《邁向目的之路——幫助孩子發現生命的召喚》一書特別強調,只追求短期動機的教育,讓愈來愈多年輕人感到生命漂浮,「似乎不想下決心去做任何事情」。戴蒙長期的研究和觀察發現,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全球化環境中,決定年輕人是否能成功、幸福、滿足的關鍵,不在於為職業預備知識與技能,而關乎「有無長期的、清晰的生命目的感」。
比「職業」更重要的事
「生涯探索」的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問「未來要念什麼學校、做什麼工作」,而是應該激發孩子去思考更基本卻重要的問題: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未來想成為怎麼樣的人?如何發揮自己的專長、追尋一個有意義、幸福且滿足的人生?
今年的《親子天下》一、二月合刊號,特別企劃蒐集了五十個人物故事,分享他們「追尋意義的旅程」。透過五十個精采多元的經歷,我們希望分享的,是「旅程的力量」,而不是「終點的成功」。就如同著名的領導學專家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對成功的定義: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成功就是實現夢想,但其實真正的成功,是朝著夢想所努力的種種行為。
就如同,二十四歲的吳建衡,因為在國際賽中被撤換國旗的羞辱,激發他想要讓世界看見台灣的企圖。他計畫帶著三太子兩年行走一百個國家,讓世界認識台灣。他自己籌拍影片、募款、公關行銷。如此有創意和執行力完成夢想的年輕人,你幾乎不必為他擔心未來的工作。這麼難的事他都做到了,未來一定能夠踏實的開創自己的人生。
找到人生意義的三個必要
在生涯探索的歷程中,什麼是華而不實的夢想?什麼是意義深刻的召喚?根據戴蒙教授的歸結,必須基於三種條件:一、自我探索:對自己的能力有真實的了解;二、與他人的連結:知道這些能力可以從什麼角度來服務世界的需要,能夠帶給他人幸福;三、深度的喜悅:運用自己能力服務世界的時候,即使面臨挑戰和困難,也會感到深度的喜悅,而不只是表淺短暫的快樂。
此次五十個人物故事裡,不同的旅程,卻都或多或少呼應這三個要件。極少數人天縱英明,很早就看見自己的天賦;多數人的人生目的,是被「他人的需要」召喚而來。
「上下游新聞市集」創辦人馮小非,在九二一之後下鄉辦報,協助農民重建有機農園,雙手實作的經驗,讓她擺脫了過往「文藝青年的虛無感」,感到生命的踏實。原本不甘在女性居多的護理圈擔任男護理師的李彥範,在照顧病人的辛苦與回饋中,體會了護理人員的尊嚴與價值,讓他願意承諾,做個更好的「男」丁格爾。許多故事讓我們看見,連結、服務別人的需要,是「生涯探索」必要的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