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寶寶睡眠6疑惑
1 充足睡眠的重要性
臺灣人有句俗諺認為寶寶「一暝大一寸」,可見睡眠對嬰幼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充足的睡眠除了能幫助寶寶恢復體力,還可促進神經系統和腦部發育,以及免疫力的生成。而且,在夜間10點至凌晨兩點處於熟睡狀態,這時體內會分泌比平時更大量生長激素,對於寶寶的成長發育亦有所助益。
2 寶寶每天睡多久才足夠
每個孩子的睡眠需求和睡眠模式,會隨著年齡增長和生活習慣而有顯著的差異,雖有常軌可循,但每個孩子之間仍存在極大的不同。只要寶寶並非完全脫離常軌嚴重日夜顛倒,而生長發育曲線、白天精神、食慾也都正常,父母亦無須過於拘泥寶寶睡眠時間的長短。
(1) 出生到3個月大:
新生兒除了喝奶的時候清醒,其餘時間多處於睡眠狀態,每天大約會睡16~20小時。寶寶在兩個月大前睡眠時間較無規律,隨著年紀漸增,1到3個月大則縮短至16~17小時的睡眠,作息也逐漸呈現規律的週期但仍未建立起日夜概念,通常睡3小時左右就會醒來1小時。
(2)3到6個月大:
寶寶的睡眠時間縮短至15小時左右,白天會小睡兩三次,加起來約4~5小時。而夜間通常已經能睡過夜,有9~10小時的睡眠時間,也有50~70%的寶寶每晚能一次睡足7小時。
(3)6到9個月大:
平均每天睡14小時左右,大約6~8成的寶寶已進步到一覺到天亮。
(4)9到12個月大:
平均每天睡13~14小時,典型的作息時間是早上6點半或7點起床,早上10點和下午1點各小睡一次,到了晚上7、8點就要上床睡覺。
(5)1到3歲大:
學步兒的睡眠時間大約每天12~13.5小時。到了15~18個月大後,白天的兩次小睡往往會減少到只剩一次,就能使幼兒精神飽滿。
(6)3到5歲大:
學齡前幼兒每日大約睡11~12小時,大部分的孩子不用午睡也能精力充足。
3 寶寶會區分白天黑夜嗎
剛出生到兩個月的小寶寶還不太會分辨白天黑夜,尤其是早產或曾住院一段時間的孩子,因為整天處於明亮的環境中,對晝夜的辨識能力稍弱,容易因為不適應黑暗而哭鬧。
到了4個月大左右,寶寶已逐漸學會區分日夜的不同,因此當寶寶要入睡時,可嘗試讓環境變得昏暗或開個小夜燈營造睡眠氛圍,如此不但可給予寶寶安全感,更方便照顧者隨時觀察寶寶的狀況。無論成人或嬰幼兒,睡眠時都需要保持昏暗的狀態,幫助腦部神經和內分泌維持良好的運作,並且刺激腦部分泌褪黑激素和生長激素。
4 作息不固定需不需要調整
一兩個月大的小嬰兒仍有作息日夜顛倒的問題,但這個階段的寶寶本來就還不太會分辨晝夜,等寶寶3、4個月大以後,因為認知發展較好,加上照顧者頻繁和寶寶接觸互動,不但可以促進認知學習,也會讓寶寶白天清醒的時間增長,夜間的睡眠狀況自然會變得更好,所以照顧者無須刻意急著調整寶寶的作息。
想幫助寶寶入睡,除了可以開盞夜燈提供寶寶安全感,也要讓睡眠的環境安靜不嘈雜,並且在睡前輕柔的替寶寶按摩、幫助放鬆肌肉,都有助於快速進入夢鄉。
5 怎麼讓寶寶學習自行入睡
當寶寶從熟睡期轉為淺眠不小心醒來,因為不懂得要如何再次入睡,所以這時寶寶會本能性的放聲大哭。照顧者想協助寶寶「學習自己入睡」,首先要了解和他講話、過度的拍他、哄他等行為會使他更清醒,反而讓寶寶養成「需要父母協助才能睡覺」的習慣。
吳君山醫師表示,其實爸媽照顧孩子一段時間後就能學會分辨,寶寶的哭聲究竟是真的有狀況或僅是討安撫的撒嬌哭泣。因此,當寶寶醒來後放聲大哭,照顧者請等個5分鐘、10分鐘、15分鐘再上前查看(慢慢拉長時間再去安撫),也許起初幾次寶寶會哭泣較長的時間,但慢慢就能明顯察覺哭泣的時間正在逐漸縮短,多練習幾次後寶寶便學會自行入睡。
6 夜奶該如何戒除
不管白天或黑夜,若寶寶已經可以連續睡5、6個小時甚至更久,代表寶寶的身體對於肝糖貯存、血糖維持已經有不錯的能力,這時侯若還有夜奶習慣可著手戒除,並不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任何影響。以下還有一些可幫助寶寶睡過夜的方法提供給大家參考:
(1)睡前可嘗試撥放輕柔和緩的音樂。
(2)睡前倒數第二次餵奶,奶量比平常減少10~20ml。
(3)睡前最後一次餵奶前45~60分鐘先幫寶寶洗澡。
(4)睡前最後一次餵奶,奶量比平常多餵食20ml。
(5)配方奶比母奶更有飽足感,所以睡前最後一次餵奶以配方奶為主,夜間較不會因為飢餓而醒來。
(6)確實要拍嗝,且拍嗝跟餵奶時最好處於燈光昏暗的環境,也能幫助寶寶早點建立對夜晚的認知。
(7)寶寶可能因為尿布濕了不舒服而哭鬧,所以夜間可使用大一號或是夜用型的尿布。
【附錄】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預防建議
(資料來源:臺灣兒科醫學會網站 http://www.pediatr.org.tw/index.asp)
建議1 1歲以下嬰兒每次睡眠都應該仰睡,側睡並不安全。
建議2 床鋪表面必須堅實,外表可包以被單。
建議3 嬰兒不建議與其他人同睡,但建議與父母同室睡眠。父母可將嬰兒抱在床上餵奶或安撫,在父母要入睡前即應將嬰兒放置在其嬰兒床上,雙胞胎與多胞胎也應該分床睡眠。下列情形是引起嬰兒猝死的高危險因素,隨時都特別需要避免:
*父母與小於3個月的嬰兒同床睡眠。
*嬰兒與剛剛抽菸的成人或懷孕時抽菸的母親同床。
*嬰兒與很勞累的成人同床。
*嬰兒與使用某些藥物(例如某些抗憂鬱藥物、止痛藥)或有藥癮、酒癮之成人同床。
*嬰兒與父母以外的任何人同床,包括其他兒童。
*嬰兒與多人同床。
*嬰兒與其他人在鬆軟表面家具上同睡,例如水床、老舊床墊、沙發、扶手椅等。
建議4 嬰兒床不可有任何鬆軟物件,包括枕頭、玩具枕具、被褥、蓋被、羊毛製品、毛毯、床單等軟的物件,嬰兒床應堅硬並蓋以被單。
建議5 嬰兒不宜配戴平安符、項鍊等可能阻塞呼吸的物件,不可將奶瓶直接塞在嬰兒口中而無成人在旁照顧。
建議6 預防成人抱嬰兒時睡著:
*產後母嬰初期皮膚接觸,宜有清醒的成人在場陪伴。
*母親親餵母乳或成人抱小孩時,應盡量保持清醒,而且最好有其他意識清醒的成人在場,尤其在產後初期母親容易疲累時。
*成人若自覺疲累,盡量避免獨自抱小孩。
建議7 孕婦應接受例行產前檢查,研究顯示可降低嬰兒猝死發生率。
建議8 懷孕時與生產後必須避免暴露吸菸。
建議9 懷孕與生產後必須避免喝酒與使用非法藥物。
建議10 餵哺母乳。
建議11 可考慮在睡眠時使用奶嘴,奶嘴不可懸掛於嬰兒頸部或附著與嬰兒衣物上。如果嬰兒拒絕奶嘴,則不應強迫,可在年齡稍大後再嘗試。餵哺母乳者可在已明確建立母乳餵食後再開始於嬰兒睡眠時使用奶嘴,一般於3~4週大之後。
建議12 避免環境過熱,包括穿著太多衣物與過度包裹嬰兒。無空調設備時,宜注意通風。
建議13 常規接種疫苗,有研究顯示有降低嬰兒猝死效果,包括百日咳疫苗在內。
建議14 不必使用市面上宣稱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的用具,因為它們都沒有實效的驗證。
建議15 不必使用家用心律呼吸監視器,這種器具可監測窒息、心跳過慢、缺氧等情形,但並無證據顯示可以降低嬰兒猝死發生率。
建議16 為了促進發育並避免後頭部扁平,每天可在家長監督下讓嬰兒清醒時採俯臥姿勢。
吳君山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臺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進修
經歷:三軍總醫院澎湖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三軍總醫院新生兒科研究醫師/三軍總醫院小兒部總醫師/三軍總醫院小兒部住院醫師
現任:行政院衛生署雙和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