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江先生天天加班,左肩上一顆痣,突然又腫又痛。
急著去看醫生,結果有問題的,反而是腳底另一顆痣。這顆痣剛開始不明顯,這兩年卻愈來愈深、愈來愈大,邊緣也和一般圓潤的形狀不同,形狀開散,「花花的。」
醫生一看,在門診就立刻為江先生做了麻醉、動了手術,割掉腳底的痣,因為擔心這是惡性的瘤。
每個人身上,都有大大小小、原有或新生的痣。
究竟,痣能否對應身體的健康狀況?哪些痣只是單純的生理表徵,哪些痣又需要擔心?
在西醫的觀點,「大部份痣只是外觀的表徵,不是疾病的病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任王國憲說,只有少數先天遺傳性疾病例外。
例如,有種叫「豹皮症候群」的疾病,全身由臉到四肢都會有異常多的痣,還會合併心臟血管、神經和泌尿生殖系統等問題,但這樣的病例很少見。
馬偕醫院皮膚科主任吳育弘指出,另一類特殊體質的人,是有多個「發育異常痣」的人。這群人身上會長很多痣,而且都很大,甚至大到直徑約一公分,且顏色不均勻,邊緣也花花的、散開。
吳育弘指出,這群人得到黑色素癌的機率較高,需要定期追蹤。
事實上,對一般人來說,之所以需要觀察「痣」,最主要就是擔心癌症病變。
王國憲指出,容易被誤認為痣的癌症有兩種:基底細胞癌與黑色素癌。
基底細胞癌雖可能長得像痣,但有時邊緣會有些隆起,表面也會有亮亮、透明的感覺,且顏色不均勻,不全是黑的,形狀也不規則。
但基底細胞癌本身不是非常惡性的癌,轉移機會小,治癒機率高。
更令人擔心的,是另一種「黑色素癌」。
黑色素癌在皮膚癌中,其實相對少見,東方人的個案又更少。但吳育弘指出,這是一種惡性癌症,容易轉移,且對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的反應都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