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讓人體認到個人或家庭的信用膨脹問題,亦可以透過全球化的金融環境影響到國家,乃至於影響到全世界的各個經濟體。過去有些人常認為,舉債及過度消費是美國人自家的事,但依行政院青輔會(現改制為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三年前公布一項青年暨少年趨勢調查報告顯示:15至45歲的五到八年級族群,一半以上是月光族,僅四成每月收入大於支出,等於每三人中有一人處於負債狀態;推估臺灣全國約有53萬人有卡債問題,其中六年級生有7.1%為卡債族,比率居各世代之冠。顯示在金融環境發達的現代,從小教育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念,急迫性比起過去任何一世代更高。
真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過去學校從來沒有一門課教導理財,不但如此,儒家思想中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深深影響二到四年級的父母。記得筆者學生時代,在唸書準備考試時,媽媽總是很體諒的說:去唸書吧,家事我來就好。家事都不用做,更遑論全家一起討論如何使用金錢,建立理財觀。相信目前不少的五、六年級生在學生時代時,心中有一個想法就是,只要全心準備考試,只要唸到好學校,金錢、成就、快樂幸福,都垂手可得。
但事實真的能如想像中的美好嗎?現在這一輩的年輕人取得大學學位後,直接面臨的不是企業的聘書,卻是學貸,是畢業即失業的窘境。據青輔會統計,學生族群中,每十位學生就有一人負債,且以背負助學貸款為大宗。即便畢業找到工作,薪水用來支付花用後,也是捉襟見肘。另根據勞委會統計,大學畢業生「起薪」2.6萬元,碩博士3.2萬元。近十年來大學畢業生薪資水平,不但未見長進,經調整通貨膨脹率後,實質薪資水準反而下降。
再富,也要「窮」孩子
一位事業有成的媽媽告訴筆者:孩子小時,她工作十分忙碌,也時常要出國出差,能陪孩子的時間很少。所以能在物質上滿足女兒的,她從不猶豫,幫孩子安排上最好的私立學校,請最好的老師教鋼琴,上下課司機接送,學校同學流行的,孩子也一定會有。她認為孩子擁有最好的資源,理當能成為傑出的人。終於,孩子從國外唸了七年大學回來,但是一張正式文憑也沒拿到,工作更是怎麼找都不如他願,不是嫌薪水太低,就是嫌老闆太囉嗦。
到現在孩子三十多歲了,雖然結了婚,有一個小孩,但仍然沒有工作。媽媽因為擔心孩子、孫子生活過不去,每月給予10萬元生活費,另外孫子的學費、教育費也全包,更出錢請家事員到家裡打掃。這一切的付出只是因為擔心:「如果我不養他,他肯定會餓死!」
然而,天下有幾個父母能永遠幫孩子打點好生活所需,無止境地供應孩子不愁吃穿?如果有一天父母不在了或失去財力了,此時才開始要被「放生」的孩子該怎麼辦?與其送他們魚吃,不如教他們如何釣魚。所以老一輩的人說,再富也要「窮」孩子,就是這個道理。
親子理財觀念,從小教育
在孩子年幼時,打好理財的地基,建立金錢管理的基本觀念,絕對是最值得父母投資的教育項目之一。下列舉出幾項應建立的重要理財觀念:
分辨需要和想要
需要和想要不只是要提早教導孩子的議題,在很多成年人中,也常在需要和想要中迷惑,進而衝動消費。人類的需求(需要)有限,但慾望(想要)無窮。父母可以從生活中舉出一些例子,幫助孩子分辨需要和想要的差異,例如鉛筆盒是上課「需要」的文具,但一個變型金鋼造型的鉛筆盒,則是「想要」的範圍;一雙球鞋是「需要」的範圍,一雙名牌球鞋則是「想要」的範圍。
需要的範圍由爸媽支付購買,但需要和想要之間的價差,如果孩子有自己的錢,差額就讓孩子自己支付。而在孩子決定要購買之前,父母可以一起討論,協助小孩思考:
●這個鉛筆盒真的比較好嗎?列出變型金鋼鉛筆盒比一般鉛筆盒的優點。例如:品質比較好?比較好用?比較耐用?比較炫?
●二者之間的價差,值不值得上面列出來的優點?
●家裡有沒有類似的用品可以替代這個功能?
討論的目的並不是要將自己的價值觀強灌於孩子身上,而是藉由討論讓孩子自己理出頭緒,具體說出想要買這個「升級版」的理由,讓孩子從中學到決策及應付出之代價。但是千萬記得,不要一時心軟掏錢出來買單,這會讓前置的教育功虧一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