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年節,大稻埕的迪化老街搖身一變成為年貨大街,人聲鼎沸、摩肩接踵,但在平時,迪化老街靜謐而優閒,新的文化與商業元素,從隱身其中的幾棟文化街屋,逐漸露出根苗。
位於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北側的「民藝埕」,便棲身在九十歲的歷史建築裡,這家店像個時光隧道,串連古今。在這棟三進格局的長型街屋裡,擁有兩個採光與通風良好的天井,一進、二進是陶瓷工藝的展售空間,穿過天井,三進則是咖啡小酒館「洛Le Zinc」,頗為洋化的裝潢,裡面坐著時尚打扮的文人雅士,優閒地在此談天淺酌;走上二樓,是個茶藝館,早期的木製隔間、台式家具,混搭現代的燈具、擺設,呈現一種讓人彷彿回到大稻埕昔日風華時代,卻又與現代很接近的氛圍。
從零出發 串連傳統與創新
「民藝埕」這家店,說的即是一個傳統產業與文化創新的故事;同時,它也是周奕成這位學運世代青年,在四十歲時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一場「小革命」,換跑道在大稻埕上賣小藝的創業故事。
時間回到二○○八年初,周奕成代表他參與發起的第三社會黨參選立委,但他落敗了。在二十歲到四十歲這二十年間,周奕成投身政治場域,青春歲月都在這裡奉獻也耗盡,而在那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立委選戰打完後,他選擇退出政治,過去的累積、甚至連積蓄都歸零,人生也陷入低潮。
那時,他自己因為政治上的挫折,想要從事單純、踏實一點的事情,剛好他的陶藝家朋友蕭立應到台北時經常寄宿他家,蕭開設個人工作室,「自做自售」經營得很辛苦,那年夏天,周奕成與太太以及蕭立應就這麼一起投入微型創業,從設計、製造、行銷一手包,胼手胝足經營「台客藍」這個陶瓷工藝品牌。一一年時,周奕成還找了學生時代的好友們,每人十萬、二十萬元小額投資,成立了世代陶瓷公司,並設立「陶世代」通路,辦公室就設在大稻埕。
周奕成其實是在台北東區長大,本身又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管理碩士,他沒有選擇到時尚流行的東區闖蕩,而選擇了傳統沒落的大稻埕,作為下一個人生階段尋求安身立命的地方,除了個人當時的心境所致,也來自於他對全球經濟時局的判斷。
○八年正好是金融風暴席捲的年代,凸顯全球經濟體系的脆弱本質,而當時台灣政府正在發放消費券,「經濟衰退時,應該要回到傳統經濟的基本面去學習;大稻埕有台灣商業、創業的智慧在這裡,我想要回到傳統產業的地方,吸取智慧」,周奕成當時在報紙上寫專欄,他認為不管從降低失業率,或從世代的發展、機會各個角度來看,微型創業都是符合理想生活方式的經濟形態,也將成為未來經濟的一種趨勢。他一面寫文章,一面想要自己實踐。
除了經營「台客藍」,「小藝埕」即是周奕成第一棟經營的文化街屋,也是他對微型創業的一個初步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