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愈來愈多媒體反覆傳播,「自律神經失調」廣為人知,許多病人在看診前,便已懷疑自己有「自律神經失調」。這不是正式的醫學名詞,看起來似乎每個人都有機會得到。怎麼治療呢?
舉個簡單易懂的例子:來我診所的病人,有不少看過南部知名的三位自費為主的「自律神經名醫」。三位醫師病人都滿到爆,一個月費用約從1500~3000元。但他們的治療模式差異很大。
A醫師的開藥模式,常常是健保標準劑量兩、三倍的血清素藥物與安眠藥,以及微量抗精神病藥物。B醫師則是以高劑量的鎮靜劑為主。C醫師是低劑量的抗焦慮、鎮靜藥物,加上高單位的健康食品。
醫學中心裡的醫師,也有看不完的病人,他們大致上按照健保標準開藥。這四種西醫的開藥模式,都讓許多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覺得自己有改善。這些治療藥物的歧異程度,遠大於糖尿病、高血壓的準則。
或許,合理的解釋是:改善睡眠、降低過度焦慮、以及尋求專業協助傾訴病情(這通常會附帶讓家人、親友更關心自己),才是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主因,所以不論醫師的開藥模式,只要能改善部份症狀,就能提升病人自我調適的能力,讓病情更快好轉。而每種特殊配方,對某些族群會特別有效,也就成為醫師口碑的來源。
所以,覺得自己有自律神經失調,不一定要看標榜自律神經失調的醫師。有些醫師並不認同「自律神經失調」這套說法,但他們聽完症狀描述後,一樣能對症下藥,給病人正確有效的建議。我自然會推薦先找精神科醫師,但許多神經科、家醫科醫師與中醫師也很有一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