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陰雨的午後,我和黃淑文母女約在捷運站碰面。時間一到,就看到淑文面帶微笑,牽著小紅豆的手向我走來。
第一次見面,有別於其他會害羞地躲在父母身後的孩子,小紅豆主動向我揮手打招呼;而當我和淑文談話時,她則自在地獨處、專注看書。
這對母女間自然流露的溫馨互動,似乎讓濕冷的天氣暖和了起來,心裡不禁納悶,什麼樣的教養方式,才能培養出如此自主又有禮貌的孩子?
你可能對黃淑文的名字不陌生,她也許是你的國中老師、你也可能看過她的書或部落格,或在大學課本上讀過她的文章「從浪人到鐵人」。
她曾在國中任教7 年,常被形容為「叛逆學生最愛的老師」,為了養育孩子而辭職。
現在,她不僅是一位成功的母親,也是一位懂得做自己的知名作家。作品屢次獲得部落客百傑獎,被賦予「最溫柔動人的親子部落格」評價。
囚禁在父母的期望裡黃淑文小時候夢想成為作家,後來卻依父母期望成為老師。回想成長過程,不管是生活方式、學校或工作,受到父母期望而下的決定不勝枚舉。
比如,小時候她是天生的左撇子,長輩看到她用左手吃飯寫字,提起筷子敲打她的手指,硬生生強迫她換右手。直到現在,她除了寫字用右手外,還常左右手不平衡,傷腦筋該用哪一手拿針線才好。
她父母認為,當老師是一個工作穩定的鐵飯碗,縱使她大學聯考的分數能輕易上台大外文系,自己對社會、心理等科系也比較有興趣,仍敵不過父母的期盼而填選師大,走上教書的路。
黃淑文說,當她看到榜單出現的是符合父母期望、卻是自己不拿手的師大地理系時,心中確實有一股失落感,感覺被囚困在世俗的眼光和父母的期許裡。
有好長一段時間,她恨父親不讓她走想走的路、做想做的事。直到當了兩個孩子的媽媽,藉由生命的回轉和反思,才突然從媽媽的角色,反過來了解她的父親,發現父親的內在和她一樣藏著非常細膩而豐沛的感情。他之所以用權威牢牢密封著他的感情,是因為他愛孩子卻不知如何表達自己,更不知如何面對屬於父親的軟弱、焦慮和哀傷。
她辭去工作專職照顧孩子後,看見孩子身上的特點,竟然有自己童年的影子才發現,當媽媽愈了解自己,才能愈了解孩子,回想小時候希望被對待的方式,其實就是孩子心中渴望的親子關係。
她開始探索自己的內在,傾聽心中的聲音,也從教養中找回自己,實踐成為作家的夢想,並找到了親子教養的大原則。
從部落格創作開始,黃淑文的作家之路並非一帆風順。7年前她剛開始寫作時,常常被退稿,最高紀錄連續被退了9次,第9 次收到退稿通知時,忍不住哭了起來,她的孩子看到她在哭泣,反過來安慰和鼓勵她,她才鼓起勇氣投第10次,終於成功了。收到稿費後,請孩子吃大餐分享喜悅。
她認為,父母和孩子相處時,不用隱藏自己的脆弱和缺點,也不用高高在上地用「大人」的眼光看待孩子,愈能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孩子,愈能拉近和孩子的距離,讓孩子敞開心胸和你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