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賽跑盛筵,參賽者是當今台灣金融業要角,各個蓄勢待發,等待槍鳴的一秒,砰!槍響後,參賽者拚命向前衝,有一名跑者也要全力衝刺,卻發現自己被銬在起跑點,只能望著其他參賽者揚塵飛奔而去!這名參賽跑者的背心編碼是「二八八七台新金」,代表人是吳東亮!原地一銬,就是七年半!
對吳東亮來說,戴著七年多的金手銬參加金控賽局,充滿著荒謬與無奈。
提著鋼盔往前衝 踢到鐵板
七年之間,吳東亮幾次試著打造一把打開手銬的鑰匙,主辦單位財政部卻不許!今年二月二十日,吳東亮突然在台新銀董事會通過議案,向彰銀提議,找專家研究彰銀併台新銀建議案,消息一出,台新金、彰銀股價雙雙爆量大漲。只是股市高調慶祝,財政部卻不領情,強硬回絕,逼得吳東亮道歉收場,奇襲在短短三天草草落幕,連提議案都沒送進彰銀董事會。
吳東亮在決定發動的前一天,打電話給一位企業好友,這位友人深知台新與彰銀合併案的周折,他對吳東亮說,「這一次,你一定要提著鋼盔往前衝,寧願戰死,千萬不要遲疑退卻,不要停」,結果,吳東亮連「求死」也不能,依然寸步難行,財政部甚至為此換上併購經驗豐富的律師梁懷信擔任公股代表。
衝撞防護牆 為求一線生機
吳東亮為何選在這個時間點提案呢?他是經過盤算?還是衝動行事?又為何幾次衝關,卻總是衝不過財政部安上高壓電的防線,每次都被電得慘兮兮?
對吳東亮來說,此時提案是不得不然的選擇。台新高價得標彰銀的當年,彰銀壞帳驚人、銀行資本適足率嚴重不足,體質孱弱,先是海外發行存託憑證不成,才轉而公開招標,當時的財政部長林全,原期待由新加坡淡馬錫團隊得標,也因此設計了相關配套,包括,官方四成左右持股將全部釋出,不製造第二個大股東,而當得標者持股增至二五%,可取得過半董監席次,獲得經營主控權等;正因為看上這些條件,雄心勃勃、不想在金控競賽上淪為淘汰方的吳東亮,高價搶標,在市場驚訝聲中擠下淡馬錫。
隔年,雙方走過提出合併建議、找財顧公司評估合併效益、提出合併方式與換股比例的三個程序。當時的彰銀才剛獲得台新的挹注,調養生息中,一位熟知內情人士表示,「當年已經談到一股彰銀換一·一三股的台新」,「是這七年中最接近合併成功的時刻」,但是吳東亮不滿意,稍一遲疑,機會就在此錯過,再也回不來了。「他有時很大方,有時又太會算了」一位朋友說。
其後,又歷經提領危機,政府一度打如意算盤,提出兆豐併台新的計畫,吳東亮腹背受敵的情況都挺過去了,即使連馬政府上台,二次金改調查報告出來,台新無犯罪嫌疑等等最壞的事情都經歷過了,吳東亮頭上的鋼盔,也被磨亮了。
這一次,吳東亮以為,「起碼可以先提第一個程序吧」。
由於二○一四年又將進入選舉年,彰銀又將展開董監改選,先行啟動,放到市場公開討論,提出來起碼能引發討論,衝撞官方的防護牆,「不提永遠沒機會」。台新彰銀合併案歷經藍綠執政的不同標準,案子走過八位財政部長(含代理財長),幾乎每一位財長上任,吳東亮就重新燃起一線希望,這種煎熬,也是對經營者耐心與意志的考驗。但是對每一位財長來說,台新彰銀案卻是碰也不想碰的燙手山芋,避之惟恐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