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濃郁芬芳就在這夢幻橘園。我嗜食柑桔橙柚,更愛造訪它們的生育園子。春天滿樹潔白香花,夏日墨綠油亮,秋冬圓滾金黃。年前來到一老欉園,碩大紅斗柚垂掛巨樹枝椏,勾得我立時想要闢個芸香農場,廣納天下奇珍美橘。
這在台灣並非奢想,只要多逛幾個苗圃,就能輕易蒐得半百品系。然而難在栽培管理,鳳蝶的幼蟲愛啃它的葉子,天牛總在它的莖幹打洞產卵,木蝨吸它的嫩芽汁液,受了傷的植株立遭微生物病害,要長年維持光鮮健康絕非易事。儘管如此,台灣仍有3萬5000公頃的豐美橘園,全仗辛勤老圃的高明農技。這個高明得來不易,日據時期的基礎,更加上民國菁英的匯聚,幾代農業技師和學者的努力,成就了台灣農業大國的深厚實力。
全球柑橘產業的夢魘是黃龍病,無藥可醫堪稱絕症。近百年的病史,始於華南,遍及各洲。我曾經拜訪農業試驗所的嘉義分所,參觀了無菌母株的隔離保護設施、健康種苗的嫁接繁殖,和分子疫病檢測。是專家和橘農的合作遏止了黃龍病在台灣的肆虐。黃龍病菌藉木蝨的叮咬,進入柑橘樹內,阻塞了輸送糖份的篩管。木蝨在四月羽化,飛散開來逐棵試吃,黃龍病肇因於這春暖花開之際,幾個月後病徵出現,幾年內就死透了。
疫情告急,台灣的援外單位——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即將組隊赴中南美洲滅火,我們適當扮演了國際公民的角色。北美洲也淪陷了,〈柳橙末日〉報導的是美國的恐慌,文中有這麼一句悲觀的預言:「五年後,可能就沒有弗羅里達柳橙汁了!」我為此致電蘇鴻基教授請教,他是台灣黃龍病教父,退而不休,仍孜孜加持抗疫,曾受邀到美國授計。「安啦!」是結論,前提是謹記教訓和持續發展農業科技。這麼美好的水果不該也不會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