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連續劇「星星知我心」風靡全台,劇中的媽媽古秋霞因罹患末期胃癌,不久人世,不得不把5個孩子送養,故事賺人熱淚。
當年胃癌名列台灣十大癌症死因前茅,儘管現在已退居第五名,而且發生率在每個年齡層都逐漸減少,但多數患者仍像秋霞媽媽一樣,被診斷出胃癌時已是晚期,治療的預後並不好,顯示在早期診斷上還有待努力。
同時,台灣正邁向高齡化社會,而胃癌好發在60歲以上的人(2002年胃癌患者平均三分之二以上大於65歲),年紀愈大,病人的身體狀況能接受手術的程度就愈低,不利預後,台中榮總胃腸肝膽科醫師吳俊穎指出。
從存活率來看,第一期胃癌的存活率超過九成五,第四期卻驟降到只剩個位數,凸顯「早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
日本是世界上胃癌發生率相當高的地方,但他們從1960年代就開始全國大規模篩檢,被篩檢出的病例中,六成左右是早期胃癌,而台灣的早期胃癌僅約兩成。
目前台灣並沒有這樣大規模的篩檢,「要靠民眾自己警覺,」台北榮總腸胃科主治醫師侯明志說。
但棘手的是,多數早期胃癌患者幾乎沒有臨床症狀;即使有症狀,也與一般胃病難以區分,例如:
■上腹脹氣、隱隱悶痛、噁心(類似慢性胃炎)
■餓時痛、嘔酸水(類似消化性潰瘍)
■食慾減退
■貧血,虛弱無力,容易頭暈眼花、臉色蒼白
等到有明顯症狀(如體重驟降、解黑便、厭食、吞嚥困難、明顯貧血、精神萎靡等),往往已是中晚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