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必懂:如何算參考價、配股率、殖利率?
Q1:什麼是除權、除息?
買進一家公司的股票,除了有機會賺取差價,還可以長期持有,藉由盈餘分紅參與公司經營的成長。
盈餘分紅的方式主要分為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兩種。而公司把現金股利配給股東的時候,股價會將配給股東的股息價格扣掉,這就叫除息;至於除權,就是公司把股票股利配給股東時,股價將配發的股票股利價值扣掉。
一般公司宣布配股時,通常會說「現金股利二元」、「股票股利二.五元」。現金股利二元代表每一股配發二元現金,投資人若有一千股參加除息,就可以得到二千元現金股利;股票股利二.五元代表每張面額十元的股票配發二.五元的股票,也就是一千股配發二五○股,因此若投資人有一千股參加除權,就可以得到二五○股股票。
Q2:除權、除息的參考價怎麼算?
公司在除權、除息日當天,扣掉配發的現金或股票股利價值後的價格,就叫作除權、除息參考價。至於參考價是怎麼算的?簡單來說,除權是用「除法」:股價除以(一加配股率);除息是用「減法」:股價減股息。這裡的「股價」是指除權、除息日前一天的收盤價,經過以上的計算,便成為除權、除息日的開盤價。
為什麼要有參考價?為了使除息前(含現金股利)與除息後(不含現金股利)所買到的公司價值一致,也就是不論有無參與除息,買進該公司股票的內含權益應該是相同的。
所以,公司在除息日當天,會將股票價格依配發的現金股利,做同等金額的下降,這就是除息參考價。而除權參考價就是依配發的股票股利做同比率的下降。
除權、除息參考價計算公式: a、除權參考價=除權前一天收盤價÷(一+配股率)。 例:A公司預定八月五日除權,股票股利二.五元,八月四日收盤價一百元。 八月五日開盤參考價=100÷[1+(2.5÷10)]=80(元)
b、除息參考價=除息前一天收盤價=配息金額。 例:B公司預定七月十日除息,配發現金股息二元,七月九日收盤價是一百元。 七月十日開盤參考價=100-2=98(元)
c、同一天既除權又除息。 除權、除息參考價=﹝除權除息前一日收盤價-現金股利﹞÷﹝1+(股票股利÷10)﹞ 例如:C公司預定九月二日除權、除息,配發現金股息二元,股票股利二.五元。九月一日收盤價一百元。 九月二日開盤參考價=(100-2)÷[1+(2.5÷10)]=78.4(元)
實際上,除權、除息當天的參考價,有時不只受到權值或息值的影響,還包括現金增資、員工配股等因素。但增加了這麼多因素後,參考價就難以計算,這時可利用證交所等網站提供的試算表幫你算出。
Q3:配股率是什麼?現金殖利率是什麼?為何很重要?
配股率是指公司配發的股利占前一年度獲利的比率,這是包含股票股利與現金股利在內。公式為: 配股率=(股票股利+現金股利)÷每股稅後純益(EPS)
一般來說,股東當然希望配股率愈高愈好,表示公司很大方,將獲利分給股東。 不過,也不能只看到高配股率就買,還是要檢視這家公司實際獲利情況與獲利穩定度。
例如,某公司去年EPS是五元,「現金股利二元」的配股率就是二除以五等於○.四或四○%;「股票股利二.五元」的配股率是二.五除以五等於○.五或五○%。若這家公司同時配發二元現金股息與二.五元股票股利,配股率就是(二加二.五)除以五等於○.九或九○%。
至於現金殖利率可說是每年除權、除息行情最受重視的指標,它是將債券市場的概念借用到股市中,公式為: 現金殖利率 現金股利÷股價。
意思就是當你用目前的股價買進某檔股票,且參加除息時,這家公司配發的現金股息就相當於你領到的利息,而現金殖利率就相當於利率。要注意的是,這裡的股利僅計算現金股利,不包含股票股利。
通常現金殖利率會與銀行的定存利率相比,若高於銀行定存利率,表示該檔個股的持有報酬率優於銀行定存。在新台幣定存利率長期低迷之際,高現金殖利率的股票近幾年來大受歡迎。
進階須知:搞懂可扣抵稅率與二代健保
Q4:可扣抵稅率是什麼?與我有關嗎?
台灣實施「兩稅合一」制之後,為了讓稅賦制度公平,上市櫃公司將已繳納過營利事業所得稅後的盈餘分配給股東時,必須分配可扣抵稅額給股東,用來扣抵個人綜合所得稅;而預估股東稅額可扣抵的比率,就是可扣抵稅率。
由於產業不同,各家公司的可扣抵稅率與稅額也不同,可扣抵稅額愈高,代表可扣抵稅率愈高,對參加除息的投資人愈有節稅效果。至於「愈高」的標準為何?就要將可扣抵稅率與個人綜所稅率相比,可扣抵稅率若高於個人的綜所稅率,就有節稅效果,股東未來就可以退稅。
例如,A投資人買進台積電一百張,今年每股配息三元,可扣抵稅率是一五%。 除息時他可領到股息:100×1,000×3=300,000(元)
假設一:A投資人的個人綜所稅率是一二%,他就可以退稅九千元。 300,000×(15%-12%)=9,000(元)
假設二:A投資人的個人綜所稅率是二○%,他就要補稅一萬五千元。 300,000×(15%-20%)= -15,000(元)
Q5:加徵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參加除權、除息划不來?
由於今年起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正式上路,健保補充保費是以股利總額的二%來計算,股利總額是: 股利總額 股利淨額+可扣抵稅額
例如,某檔股票配發四元的現金股利,投資人持有一張,就可以領得配息四千元,但這四千元只是「股利淨額」,還要加上可扣抵稅額後,總額若超過五千元,再乘以二%補充保費費率,才會是投資人要繳納的補充保費。
此外,現金股利還會被納入綜所稅中,等於一頭牛被剝兩次皮,股民怨聲載道,也讓今年的除權、除息行情蒙上陰影。
但是否因此就不參加除息?或在除息前把股票賣掉、除息後再買回來?試算一下: 例:台積電今年配發現金股利三元,假設你持有二張參加除息,目前股價一百元,可扣抵稅率為五%。
a、直接賣出:每張要繳千分之一.四二五的手續費與千分之三的證交稅。 100,000(目前股價)×2×(0.1425%+0.3%) 885元
b、不參加除息,先賣再買。 先賣出:每張要繳千分之一.四二五的手續費與千分之三的證交稅。
100,000(目前股價)×2×( 0.1425%+0.3%)=885元 再買回:每張再繳一次手續費。
97,000(除息後價格)×2×0.1425%=276.45元 總成本=885+276.45=1161.45元
c、不賣:被課二%二代健保補充費。 3,000×2=6,000元(股利淨額) 3,000×2×5%=300元(可扣抵稅額) (6,000+300)×2%=126元
註:以台積電今年配息三元計算,若你只有一張,由於未達單筆五千元門檻,就不用被課徵補充保費。 細算一下成本,就知道不論是直接賣出或先賣再買,其實都是划不來的。
因此,儘管補充保費制度不盡合理,但如果你是長線投資人,或想以領股息為主,「以不變應萬變」才是上策。
另外,台股中F開頭的公司由於屬海外公司,股東若參與除權、除息的股利所得屬於境外所得,不用繳納補充保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