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間,「自由經濟示範區」已被政院層級視為「重大指標性政策」來推行。上期提及「自經區」的意涵及由來,至於區位應如何界定?區內應納入何許產業?如何實踐與規範?未來路成敗又將如何?
區域界定與產業納入:政院對「自經區」的區位規劃,擴大原先只規劃北中南三處「自貿港」模式,第一階段先選定「五海一空」試行計畫,透過「前店後廠」功能,結合鄰近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同步推動,在北中南形成自然聚落,預期七月底核定推動。
另計畫九月底前將自經區特別條例草案送進立院,待特別條例公布後,第二階段視地方自身條件、發展腹地、交通便捷等原則,增設園區,由中央規劃或地方申設辦理,不排除任何地方設置可能性。
至於產業納入,目前以智慧運籌、國際醫療、農產加值、產業合作等四大目標產業為先行。
實踐與規範:「自經區」蓄勢待發,將由經建會主負責,配以交通部、農委會、衛生署、經濟部四部會共同彙整的「五路分工」模式開展,另比照航空城模式設立「行政院推動專案」小組,提升為政院層級督導。其運行模式,將以「境內關外」為核心概念,透過前店後廠委外加工,結合鄰近園區同步推動。依據規劃,陸資在自經區內投資,原則比照外人投資規定,服務業則參照WTO承諾開放。
未來成敗路:但開放性的自由貿易體制,在解除或降低對外的「關稅、限額」及對內的「補助」等貿易障礙下,勢必要犧牲部分產業既有受保護之生存屏障,一旦管制鬆綁,傳統受保護的部分產業必將面臨淘汰命運,除非轉型、升級功夫到位。
然而,在先行先試示範區模式下,有效消弭支持者與反對者的衝突、適時調整示範結果的後續方向,由小而大、成留敗退,對本土競爭力提升、國際經貿邊緣化解除,皆大有機會。
另現階段低迷景氣、微弱動能之下,「自經區」的推行不失為有可能打破江揆「悶」經濟的一帖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