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同學在公立學校當老師,她苦笑地說,這輩子被罵最慘的階段,大概就是從去年勞保喊出可能破產時,她就很無奈地成了眾人口中喊打的過街老鼠之一。
事實上,我這位同學屬於晚進的公立學校老師,論福利,比不上那些「老老師」;論辛勞,現在小孩子難教育,家長的氣勢還一個比一個強,稍有不順他們的心意,動輒就以去教育局、教育部「告老師」來威脅,所以現在當老師的壓力,其實比一般上班族還大。但因為身分關係,晚進的老師一樣被貼上「高福利」標籤,每次聽到有人以不平的口氣談論軍公教待遇福利有多好、退休金有多優厚時,她都只能苦在心裡口難開。
我知道同學真的是「苦在心裡」,因為當一個社會氛圍形成,眾口鑠金時,為了不與週遭人士起無謂爭執,多半會選擇吞下那些辯駁之詞,否則可能會越描越黑、越辯越被當成目標攻擊。
勞保破產議題,吵吵鬧鬧一陣子了,其實,從勞保費率、雇主與勞工自己每月繳納的金額,對照每人將來可領的勞保退休金來看,本來就不符「比例原則」,這是當初政府部門的精算錯誤,但謾罵無法解決問題,俗話說:「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靠自己最好。」與其寄望勞保年金不少領、不多繳,不如趁現在還有工作能力時,用正確的方法幫自己多存一點退休金。
這也跟本期專欄作者徐一鳴先生從「實質負利率」的觀點,分析年輕人一定要買房的文章中所寫的一段話一樣:與其去寄望既得利益者(建商、屋主)降價賣屋給你,還不如比爸爸、同儕更加倍努力,才能實現買房的夢想。不要把希望寄託在他人身上,買房如此,退休金更是如此,舉凡各國都相同,政府只能提供部分幫助,退休金最重要的還是要靠民眾自給自足。
我天性樂觀,但有個小優點——從年輕時就深知「以防萬一」的道理,因為擔心將來老了沒人養,加上不小心會經常「手滑」(買東西),所以從20歲起就用保險來強迫儲蓄。我不是推薦大家買儲蓄險,而是依照個性去規畫一個適合自己的存錢方式。我打算等我退休後,將累積的保單價值準備金逐一提領,或是全部解約拿到一大筆金額,一部分轉買配息基金,一部分轉買即期年金險,讓自己退休後可以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
無論如何,政府年金是必定會縮水,所以不管現在你幾歲,都要趕緊找出因應之道,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式,預先籌備無虞的老後生活,記住:現在起步,永遠不嫌晚;若不行動,苦的將是未來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