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後也會遇到權威型人士
朱靜怡臨床心理師提醒,逃避或是避免孩子與外婆相處是最糟糕的解決方法,
做媽媽的可以靜下心來想一想,爸爸媽媽不可能一直為孩子建造一個虛擬的世界,孩子慢慢長大後,他可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其中包括權威型的師長,所以重點應該是讓孩子學習到對自己能夠一直保持自信心,做出正確合理的判斷。
孩子年紀越小的時候,思想的彈性也較小,會牢牢記住聽某幾個大人所說的話,尤其是長時間相處在一起的大人,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媽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就慢慢地讓孩子了解世界上每個人看事情都會有自己不一樣的態度與觀點,不論是外婆或是學校的老師也一樣,雖然他們是長輩,也可能跟我們有不一樣的想法,並不是他們的所有價值觀或所說的話,都必須照單全收。
Q2問題情境:媽媽本身在高期待、愛比較的環境下成長
我母親本身的學歷並不好,但從小在課業上就很愛拿我跟鄰居、堂兄弟姊妹比較,她的教育觀就是花了錢,讓我們全心唸書就應該要有好表現,我的心情很矛盾,有時候想想正因母親對我的要求,讓我在求學的路上也學會了自我要求,也很感謝媽媽辛苦工作賺錢的支持,讓我很順利地一路攻讀完自己有興趣的碩士學位,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跟我一樣喜愛閱讀跟熱愛新知。
但另一方面我覺得一直在競爭的壓力下長大,很不開心,所以不想要拿孩子跟其他人比較,但是,很擔心自己如果反向地完全不要求孩子,會不會變成過度放縱,讓他沒有求進步與自我要求的態度,無法發揮真正的能力呢?
教養大迷思:全有或全無的二分法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認為,教養的方式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二選一,因此,媽媽其實不應該把重點放在「比較」或是「不比較」,一定要二選一來教育孩子,而是要視情況保有彈性的調整方法,舉例來說,一般家長想到「比較」,就會想到比成績、比才藝,可是,家長有沒有想過,其實比這一週誰主動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比較多?也是一種比較。
把外婆的期待換成妳的,就合理了?
事實上,外婆對於媽媽有期待,媽媽對於孩子也會有自己的期待,這一個部分最重要的是媽媽有沒有去傾聽孩子自己對自己的期待是什麼呢?如果只是將焦點放在把自己當初所不接受的期待剔除掉,並不表示加諸在孩子上的另一個期待就是合理的。
聽聽孩子怎麼說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與我們分享自己的經驗,他曾經與孩子們討論長大後要做什麼,孩子可能說他長大要開火車、做糖果、開麵包店等等,隨著年紀成長、接觸到新的人、事、物也可能一直在改變。
有的孩子喜歡社交、有的孩子喜歡煮東西、有的孩子可能喜歡解決問題,重點是透過與孩子討論、互動這個過程本身就可以協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在哪?專長是什麼?自己在做哪些事情的時候是可以很投入的,有些家長從來不花時間靜下來心來聽聽孩子的想法是什麼,只是一直執著於不要將自己過去受到不合理的期待加諸在孩子身上,忽略了孩子跟妳其實也是不一樣的個體。
比較,真的不好嗎?
「比較」也有它正面的意義,可以讓孩子看到事物的各種可能性,也讓孩子有機會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學習做選擇,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拿兩個不同口味的蛋糕讓孩子做選擇,這個過程中,孩子也是在做比較,他有機會知道原來檸檬口味的蛋糕吃起來是這樣,巧克力口味的蛋糕是那樣,同時也了解不是哪一個「比較好」,或是「比較不好」,而是知道兩者是「不同」的東西。
換個角度想,如果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沒有機會了解自己的需求與喜好是什麼,可能長大後他看到別人學游泳,就會說他也要學,看到別人學打鼓,又說要跟著學,可能過沒多久,看到別人畫畫畫得很好很羨慕也要學,反而變成一個沒有主見的人。
朱靜怡臨床心理師表示,在這個情境中其實媽媽本身已經察覺到利與弊,因此可以修正自己的教養方式,把重點放在鼓勵孩子跟過去的自己比較,是不是更有進步了,此外,多給予孩子具體的稱讚:「媽媽覺得你在什麼地方的表現很好耶,很厲害,要繼續加油!」,不要一直去強調孩子的短處,這些都是可以讓孩子保持進步的方法。
事實上,「比較」這件事情本身是很難避免的,也不一定要用完全負面的態度去看待,因為就算爸爸媽媽本身可以盡量做到不比較,但是,當小孩子進到學校,同儕之間也可能自然會出現比較的情形,所以,重點應該是放在讓孩子學習當他處在一個競爭的情境中,或別人拿他來比較的時候,他能夠以什麼樣的態度或心境去面對,是不是能夠清楚自己的優點與缺點在哪裡,思考如何讓自己更進步,而不是只要「比較」一出現,就對自己產生懷疑或對他人產生敵意。
Q3問題情境:信任問題
從小我就覺得媽媽對我很不信任,尤其只要老師說什麼,媽媽就完全相信,認為老師不可能胡亂說話,可是,有好多次我真的沒有做出老師所說的事情,讓我真的不能諒解媽媽,覺得為什麼自己最親的媽媽,都無法相信我呢?也因此我很希望自己能夠跟自己的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信任關係,可以分享任何事情,讓孩子知道不論發生什麼事情都會有我這個媽媽相信他、支持他,但是,另一方面又有點擔心自己會不會變成另一種溺愛自己孩子的媽媽呢?該怎樣拿捏呢?
如何培養親子間的信任關係
黃倫芬副執行長建議媽媽如果聽到老師說了孩子在學校發生一些不合宜的行為後,可以私底下心平靜氣地請小孩說說看當時的情況、他的感受,展現媽媽對孩子的信任,就是要傾聽孩子這一方是如何陳述的,了解他為什麼會出現某些行為,平時也可以跟孩子討論怎樣的行為是符合社會規範的,甚至與孩子討論如果下一次發生相似的問題,他可以擁有哪些解決方法。
朱靜怡臨床心理師指出,有時候對於自己母親的不信任感,或是始終無法真正原諒母親曾經對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也會影響自己成為一個母親時的態度,包括可能會去質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能力成為一個好母親,或者可能也無法那麼輕易地去信任自己的孩子。
溫尼考特(D. W. Winnicot)所提到的一位夠好的母親 (good-enough mother),就是當孩子還是嬰兒的時候,媽媽除了孩讓子吃得飽穿得暖,最重要的就是能感受孩子的情緒,進而去安撫孩子,「回應」孩子的一切情緒。其實,從小當孩子發出需要媽媽在身邊的訊息時,他如果知道也能感受到媽媽都會給予回應,協助他一起解決他過不去的困難時,親子間的信任關係就會隨著時間慢慢被培養起來。
母親與生俱來的本能
朱靜怡臨床心理師想進一步提醒媽咪們,當遇到過往不愉快的回憶浮現,影響到自己的情緒或行為時,可以試著告訴自己就是因為我經歷過某些事情,所以我的自我覺察也比其他的媽咪更多,我更清楚什麼是我真正想要給孩子的。
朱靜怡臨床心理師也認為母親跟孩子間有種本能的關係,母親本能的會知道如何與自己的孩子互動,只是可能隨著時間,或是外在事物的干擾,例如,媽媽可能過度忙於自己的工作,或是被其他人的育兒經驗影響,反而變得不相信自己與生俱來的這種能力。
什麼是溺愛?
黃倫芬副執行長指出,孩子本身是被家長疼愛的,但是,孩子的行為卻需要被家長教導,家長其實都知道要去了解孩子的情緒與動機,卻往往容易忽略同理孩子之後的下一步:教育,
舉例來說,有些家長會對孩子說 : 「好,妳說因為妹妹拿妳的玩具,所以妳打她,媽媽知道了。那妳下次不可以了囉!」如果整件事情就這樣結束了,事實上,這就是溺愛!家長只做到同理孩子這一步而已,孩子只是聽到她下次不可以打妹妹,但實際上孩子並不知道,也沒有學習到如果下一次妹妹又拿她的玩具,她可以做哪些行為,如何反應,才是合宜的?
此外,反正她打了妹妹,只要誠實告訴媽媽原因,好像也不會怎麼樣啊?!(孩子沒有經歷她做出不合理行為的後果),孩子是不是有可能會這麼想:那是不是就算我下次再出手打妹妹,只要跟媽媽說這個理由就可以了呢?的確,孩子做很多事情都不會是故意的,更不會是生來品性惡劣,但是,家長也必須學習要讓孩子學會為她自己的行為負責。
黃倫芬
現任: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東吳大學社工系講師
學歷:東吳大學社工碩士、國際沙遊治療師、社工師
輔導專長:父母親成長團體、個人會談、夫妻會談、親子會談、沙箱輔導、親職諮詢服務、社會團體工作專業養成團體及督導團體
專業領域:父母親成長團體、個人會談、夫妻會談、親子會談、沙箱輔導、親職諮詢服務、社會團體工作專業養成團體、社會團體工作督導團體
著作:《親子關係一級棒》、《兒童EQ情商管理》、《親子交流新主張》、《友緣家庭月刊主筆》
朱靜怡
現任:台安醫院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臨床心理師暨戲劇治療師
學歷:倫敦大學中央演講戲劇學校 戲劇與動作治療碩士、台灣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
經歷:台安醫院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臨床心理師暨戲劇治療師
專長:成人身心壓力評估與治療、兒童發展評估,成人與兒童戲劇治療
王意中
現任: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學歷: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兼任講師、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國軍八0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著作:《301個專注力教養秘訣》、《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台灣自閉兒教養書》、《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301個過動兒教養秘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