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是日常生活最普遍的食品。在大家天天吃進肚裡的各種豆腐當中,哪種最符合你的需求?
沁涼軟嫩、潔白純淨的一盤豆腐,淋點醬油,捻些蔥花、柴魚片灑上,是許多人記憶中的美好滋味。
豆腐的歷史悠久,根據《本草綱目》記載,可追溯到兩千多前的中國漢朝,經由黃豆磨汁後凝固而成。
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豆腐含有豐富蛋白質,有「田裡的肉類」之稱,又沒有肉類膽固醇、油脂的缺點,甚至富含鈣質,是素食者的最佳營養來源之一,也是許多減肥族群的最愛。
一般豆腐的原料簡單,製作單純,營養價值高。
但在沒有嚴格規範的狀況下,現在的豆腐產品琳瑯滿目,除了傳統嫩豆腐,還有蛋豆腐、百頁豆腐、魚豆腐等產品,它們是值得多吃的蛋白質食物嗎?
到底有哪些號稱「豆腐」的產品暗藏陷阱,愛好豆腐製品的消費者,或以豆腐作為蛋白質來源的素食者,又該怎麼挑選,才能吃到最健康、無負擔的豆腐?
● 鈣質減少,多了添加物
豆腐以蛋白質聞名,也有豐富的鈣質。但現代的市售豆腐,不但離鈣質很遙遠,有些產品還多了一些不必要的添加物。
根據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顯示,傳統豆腐的鈣含量高達140毫克,但一般盒裝嫩豆僅有13毫克,差了10倍多。
這主要是因為過去製作豆腐時,會將含有硫酸鈣的石膏加入豆汁,使蛋白質互相牽合成塊狀,以助凝固,因此出來的豆腐質地較硬,豆味濃,也含有鈣質,文化大學食品暨保健營養學系主任施明智表示。
而現在市售盒裝豆腐,多以葡萄糖酸內酯(gluconolactone)為主要凝固劑,質地細膩、口感軟嫩,但鈣質含量低,造成營養學界會有人建議民眾最好增加攝取其食物以補足鈣質,例如小魚乾、芝麻、起士或牛奶。
有些包裝臭豆腐的產品,含有已二烯酸,也就是防腐劑,長久大量食用會因身體代謝速度不夠快,而對健康會產生影響。
施明智認為,現代生活中的加工食品已經太多,「不應該在豆腐內還吃到添加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