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成賣座萬靈丹?
春節檔台片大混戰落幕,電影圈大姐大邱瓈寬首度擔任導演的《大尾鱸鰻》遙遙領先,不僅成為四年來春節檔最賣座台片,超越《賽德克.巴萊:太陽旗》成為16天就突破3億元的紀錄保持者,更一舉改寫全台票房結構,展現非大台北地區觀眾的票房實力。本文截稿之際,《大尾鱸鰻》已打敗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暫居台片影史第三位,僅次於《海角七号》與《賽德克.巴萊:太陽旗》。
自從2010年《艋舺》以全新行銷手法在春節檔稱雄之後,春節檔台片開始將「本土」、「草根」當成票房萬靈丹,從《雞排英雄》、《陣頭》到《大尾鱸鰻》逐步高升的亮眼成績,無疑確認了這條路線的「相對低風險」及「政治正確」性。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與《大尾鱸鰻》同檔對打的台片高達七部之多,其中不乏與《大》片同樣以「本土」、「草根」做為賣點,何以最終卻由《大》片一支獨秀?
火紅電影引發爭議
首先,這是為豬哥亮量身打造的電影。一度銷聲匿跡的豬哥亮近年東山再起之後,分別在《新天生一對》和《雞排英雄》中客串角色。由於他在1980-1990年代所參與的喜劇演出皆屬群戲,嚴格而論,這回是豬哥亮第一次在電影中挑大梁,也因此召喚許多「非戲院族群」的媽媽級粉絲,抱著與老友敘舊的心態買票支持。
再者,《大尾鱸鰻》將不同語言之間的錯譯所造成的趣味玩到了極致,不只「幹」聲連連,諸如「冰的」成了「翻桌」,「檸檬紅茶」是「你老婆被插」、「梅子綠茶」則變成「妹子你插」之類的諧音趣味,更是層出不窮。這樣的「極致」雖多屬網路老哏,卻因行銷得宜引爆全台爭看《大》片風潮,惹得評論、媒體、業界、學界為此爭得面紅耳赤,究竟這是對台灣在地語言精準細緻且具顛覆性的創意使用?或是綁架本土、消費本土、甚至作踐本土?
本土、在地、草根,是相對全球化而來的一種趨勢和潮流。《大尾鱸鰻》熱賣之際,正逢李安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大》片製作粗陋又缺乏國際性的電影語言頓時成為標靶,連知名監製、導演陳國富受訪時,都表示這類本土小品極可能限制台灣電影產業規格與技術的發展;而《大》片監製朱延平則認為蚵仔煎與魚翅各有所好,何苦同行相互追殺?邱瓈寬則感嘆:「低不低、俗不俗,端看我們是要高高在上,還是蹲下或彎腰謙卑的看生命真實的樣子。」
庶民與低俗的分野
但今天的問題在於,《大尾鱸鰻》的下流屎尿笑話及密度過高的性雙關語,在影片中是否非使用不可?邱瓈寬讓青春偶像郭采潔及久違資深女星素珠阿姨不斷飆髒話,這樣的策略操作,與《海角七号》開場那句「我操你媽的台北」,與港片《低俗喜劇》對於「屌驢仔西」文化竭盡所能的揶揄,在本質上是否相同?究竟「生命真實的樣子」代表著什麼?我以為關鍵在於,創作者心態的真誠與否,以及對於「本土」兩字的認知程度。
《海角七号》開場阿嘉那串國罵,具有情感上的衝擊,做為整個故事展開的驅動力,和返鄉後認識的茂伯把「幹」當成常態發語詞的情況不同;前者代表著憤怒,後者表示親切,但同樣都是台灣庶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有其存在之必要。至於《低俗喜劇》中,用髒話當噱頭、以性愛為手段,既有「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狡詐,也有巧藉污言穢語、刻板印象、階級或性別歧視罵人兼自嘲的機巧,情況與好萊塢的《芭樂特》(Borat)類似,同樣有其必要。魏德聖和彭浩翔利用俚俗語言宣洩角色人物內在情感,也成功藉此(官能性地)愉悅了銀幕前的觀眾,他們確實利用了語言,但這樣的利用並非剝削,而是奠基在對庶民日常的真實理解和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