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達二七%的投資人最看好外匯商品,遠高於亞洲及全球的二○%及一二%,澳幣、美元及人民幣最受歡迎,面對澳幣近來跳水式跌勢,投資人不但不恐慌,逢低加碼的人還不少。
上海銀行財務事業部經理楊恭逸觀察指出,在澳幣兌美元急貶到一附近的價位,甚至最低下探到○.九六時,長期投資澳幣的客戶很多都是逢低加碼、成本攤平,少有認賠出場者;他分析,應該是客戶的投資屬性較保守,平常都是百分百本金的實質交易,沒有槓桿操作的斷頭壓力。
其實,台灣投資人買澳、紐幣的動機除了單純的金融操作,有不少人是基於留學、移民或投資的實質需求,加上過去兩年來在澳幣○.九五~一.○三的盤整區間來回操作的人,都有獲利,即使過去的經驗不能永遠適用未來,但投資慣性仍驅使他們採取逢低加碼策略。一位移民紐西蘭的林姓投資人說,他上周在紐幣兌一美元○.八二的價位加碼很多。
楊恭逸說,澳幣這一波的下修何時觸底、何時結束都是未知數,所以有風險意識的客戶在加碼澳幣部位時,都是做短期的一個月定存,利率約二%,先把利差鎖住,一個月到期後再看有沒有其他投資機會,這個操作方式就保留很大的彈性。
加碼澳幣先放一個月定存
還有部分客戶是將澳幣部位轉為日圓。楊恭逸認為,日圓過去半年貶值幅度近兩成,短線上回升反彈的機會相對比較大,加上市場對日股的信心大增,把澳幣換為日圓,伺機參與日股的投資機會也是不錯的算盤。
而投資人熟悉的美元澳幣雙元貨幣組合商品,商品型態屬於金融槓桿操作,以爭取高收益為目的;在當前澳幣淪為弱勢貨幣、美元利息不高的現實情況下,客戶興趣很低。
紐西蘭幣走勢與澳幣類似,都是商品貨幣,但因為紐西蘭與中國經濟掛鉤程度不像澳洲之高,這波澳幣大貶行情中,紐幣貶值幅度相對輕微。值得一提的是,紐西蘭央行受制於當地高房價現況,無法像澳洲央行採取降息救經濟的措施,也相對使得紐幣匯價抗跌。不過,澳幣及紐幣走勢仍會維持一致,都是弱勢貨幣。
再回頭來看澳幣突然像洩氣汽球的原因,目前為止仍是眾說紛紜。兆豐銀行外匯投資主管認為,「金融商品永遠是不知道原因的最強」;反之,最弱的商品一開始也是神秘難測,但可以從總體環境看出基本面的趨勢,任何炒家就是從細微的基本面漏洞,一步步的吹大泡沫(或戳破泡沫)。
去年底,美國亮麗經濟數據推動下,美股及美元竟然同步雙升,一反過去兩年美股漲、美元弱的跛腳情形;這個轉折,事後來看,就是害慘靠原物料商品行情支撐的澳幣一蹶不振的源頭。但故事還沒結束,中國經濟成長率在今年第一季的成績單不如預期,僅繳出七.七%的水準,成了最後一根稻草。澳洲央行祭出降息救經濟,澳幣內外夾擊下,國際炒家狙擊行動終於展開。
兆豐銀主管說,五月九日澳洲統計局公布企業四月新招募員工比三月增加五.一萬,遠遠超出經濟家估算的一.一萬,失業率也由五.六%降至五.五%。這麼亮麗的經濟數據,通常外匯市場會以利多回應;奇怪的是,當天澳幣卻是文風不動,不久又出現大貶。這樣的意外,明顯是國際頂級炒家的手法,趁著利多對弱勢貨幣發動攻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