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日,在沒有人注意、沒有人爭論的情況下,經財團、台商和國民黨立委黨團聯手施壓,將已通過立法院一讀,俗稱「反海外追避稅條款」的所得稅法修正案,自議程中拉下,進入不透明的朝野協商。
當蘋果電腦、Google等跨國公司的負責人都必須站在英、美國會面前,因涉嫌海外逃稅,接受議員調查的時候,台灣的立法院卻欲反其道而行,擋下海外追稅的條款。
「這是一場國際間的搶稅大戰,沒有立法,我們沒有作戰的武器,連主張課稅的權利都沒有,」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資深合夥人馬國柱說。
由於沒有海外追稅的法源,再加上二十年來,政府決策者迷信「肥鵝」理論,頻頻以「降稅」來救經濟、衝政績,使台灣成為世界上實收稅負佔GDP比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台灣政府也陷入名列前茅的貧窮。
台灣有多窮? 比中、韓還窮
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統計,台灣的實收稅負比率,由一九九○年代尚算健康的二○%,一路下滑到二○一一年的一二.八%,為世界第七低。
不僅比美、日、香港、新加坡低,也比韓國的二五.九%、中國大陸的一九%低。
雖然新聞媒體上,常見工商大老呼籲政府降稅、減稅的輿論充斥,其實台灣企業繳的稅很低、很少。不僅是亞洲四小龍中最低,只有GDP的二.七%,也比大陸的三.六%低,更不到香港的一半只有香港的四成多。
稅收不足,造成政府連年赤字,也使得窮政府無力推動公共建設,造成經濟不振的負循環。
近年,台灣不僅缺乏亮眼的公共建設,無法改善人民生活環境;台灣的醫護人員也要照顧更多的病人;台灣的老師也超額負擔,師生比過高。人民的醫療和教育品質被犧牲。每年的稅負重擔,反壓在受薪階級身上。
由於稅收不足,每年編預算時,都成為中央和地方,以及各部會之間的搶錢大戰。大家都希望能在一個沒有增長的派餅上,多切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