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岸金融開放,過去被認為禁忌的人民幣投資,現在可以堂而皇之在國內的銀行掛牌交易。各家銀行為了吸引投資人的存款,紛紛不惜血本,以短期高利率來拉攏客戶。銀行的如意算盤,除了面子,也為了市占率,後續的人民幣理財更是重點。投資人在花招百出的行銷活動下,如何為自己的投資進行規畫?
投資人民幣前該有的認知
過去中國大陸享有大量貿易順差,卻以外匯管制限制外國人持有人民幣,同時本國人兌換外幣亦有管控。在人民幣市場供需極度不平衡下,每年人民幣兌換美元都有升值現象,更造就市場預期心理,使得投資人一窩風搶進。但隨著2008年美國金融風暴與之後歐洲債務危機相繼發生,全球經濟成長趨緩,部分區域甚至呈現衰退;另一方面,中國工資上漲,製造業成本大幅走高,使得貿易優勢不再。於是中國官方亦著眼於削減人民幣升值壓力,避免熱錢在內地亂竄,境外人民幣交易市場於焉產生,同時推出人民幣計價的金融商品。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投資人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可能需要稍微做修正,至少預期漲幅會相對小一些。
再者也需注意,投資人民幣會有匯率買賣價差問題。一般而言,買進人民幣後,直接放在外幣帳戶中生利息,匯差大約1%。買進現鈔的匯差會更大,以反映銀行持有現鈔的成本。因此,建議投資人民幣必須是閒置的資金,否則經常性地買進又賣出,恐怕得不償失。
人民幣的金融商品
存款
最簡單的人民幣商品就是存款,需在銀行開立外幣帳戶,結匯後,人民幣直接存入帳戶。人民幣存款開放初期,國內銀行為了搶客戶,通常以短天期的高利率吸引客戶,普遍是3個月約2%多,少數超過3%。但銀行短期內難以消化資金,剛開始是處在賠錢的狀態,等衝到一定的開戶數,預計存款利率就會回到正常水平,一年期定存利率通常會在2%以下。如果是買進人民幣現鈔,規定自然人「每次」買進上限是2萬元人民幣,但不限單日買進次數。另外,銀行針對買、賣人民幣現鈔亦會酌收各約新臺幣100元的手續費。
點心債
為了讓境外人民幣有消化的管道,中國大陸前幾年開放企業可以在香港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債券,稱為「點心債」。發行機構則不一定限於中國的企業,許多國外跨國企業亦有在香港發行點心債,而且不一定要有人民幣需求。發行熱潮的主要原因是:(1)目前人民幣金融商品的數量還是相對少,人民幣債券搶手,發行利率低;(2)如果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同時承作匯率交換進行避險,大約可以取得年利率2%的遠匯避險收益,亦即以後可以用等額美元換回較多的人民幣。因此,無人民幣需求的跨國企業,可藉此取得低廉的美元。國內已有部分銀行引進點心債券供投資人申購,包括由中國國企或歐美銀行發行,天期三至五年不等,殖利率約2%多。亦有少數投資銀行發行人民幣計價的零息債,平常不配息,但交易價格是折價狀態,到期償還面額,天期就可能長達十年。
寶島債
在臺灣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被稱為「寶島債」,第一檔是由中X銀行發行,天期為三年期,票面利率2.9%,每張面額為100萬人民幣,但只限法人購買。由於寶島債屬於國際債,不需繳交手續費、證交稅、證所稅;但若是本國人發行的寶島債,自然人部分必須支付10%分離課稅的利息所得稅,倘若發行人為外國機構,則無須支付利息所得稅,但須計入個人基本所得額。臺灣做為人民幣清算中心,未來寶島債的發展潛力不小,預期可能陸續吸引國內外的公司在臺發行。
ETF
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 Fund;ETF)是一種在證券交易所買賣的基金,交易方式類似股票。ETF本身持有一籃子股票,並以此發行單價較低之受益憑證供投資人在交易所買賣。目前在香港掛牌的人民幣計價ETF,分別是易方達中證100A股指數ETF、嘉實MSCI中國A股指數ETF、華夏滬深300指數ETF,及南方富時中國A50 ETF等四檔,發行目的在使ETF的表現如同它所追蹤的指數一樣。後兩檔ETF國內銀行亦有引進,投資人不需跑到香港開戶,收益屬於海外所得。惟建議在看好中國政治經濟發展情況下,再投資此類股票型ETF。也需注意股票型ETF價格波動較大,且不像債券會由發行機構承諾償還面額,相對投資風險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