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技術近年來已成為資訊科技領域的熱門話題,報章雜誌紛紛報導並討論雲端運算對於人類生活與企業經營之影響。在此同時,會計作業也開始採用雲端運算技術,即所謂的「雲端會計(cloud accounting)」。目前已有眾多國內外廠商提供雲端會計軟體,也有一些廠商提供雲端會計服務。然而,這些會計軟體或服務是否真的符合雲端運算的特質?企業採用雲端會計的效益為何?採用雲端會計應考量哪些因素?
雲端會計之運作方式
雲端會計的運作方式是雲端服務的提供者,在其所建置的資訊基礎設施上(包括網路、伺服器、作業系統、儲存設備),安裝會計軟體,構成雲端會計的伺服端。使用者則以各種裝置(包括手機、平板、筆記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經由一般通用的網路連結,執行安裝在伺服端的會計軟體,並存取、存放於伺服端儲存設備的資料。伺服端所安裝的會計軟體,小自簡單的記帳程式,大至涵蓋整個企業營運的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同時這些基礎設施係由雲端服務提供者所購置,並由其控制、維護、與更新。
上述的定義可能會讓讀者誤以為雲端會計就是傳統的主從架構(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會計系統;然則既言「雲端」,雲端會計就必須符合雲端運算的特性,才能名實相符。
雲端運算之特性
根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的定義,雲端運算具有下列特性:
1.使用者自訂服務需求:使用者可以根據其本身需求,自訂所需的運算服務(如伺服器時間或儲存空間),不需要與服務提供者進行人員間的互動;
2.廣泛的網路連結:使用者可以透過各種裝置(包括手機、平板、筆記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經由通用的網路連結方式,使用遠端的運算資源(如應用程式或資料庫),不需安裝特定的程式;
3.匯集運算資源:雲端服務業者將各類運算資源(如儲存空間,各類程式、記憶體,與網路頻寬)匯集一處,根據使用者所自訂的需求,提供各種不同組合的服務;
4.快速的彈性調整:雲端服務業者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求變化,快速地調整其所提供的運算資源之數量與功能;
5.服務量的衡量、控制、與監督:雲端系統可以自動地衡量服務的使用量並且將資源做最佳化的運用。服務的提供者與使用者都可以得到透明的使用量資訊。
如果嚴格地依據上述的特性標準,那麼現存的雲端會計軟體或服務,部分恐有名不符實之虞。事實上,雲端運算的許多好處是基於這些特性上,如果不具備這些特性,那麼該項軟體或服務所能產生的效益就會大打折扣。
採用雲端會計之共通效益
如同其他雲端運算的應用,雲端會計也可以獲得雲端運算的共通效益。這些效益包括:
1.快速地取得會計資訊系統所提供的功能與服務;
2.節省自行建置會計資訊系統的購置與維護成本;
3.可靠而一致的資料備份與儲存;
4.軟體即時自動更新;
5.可以在任何時間與地點,經由網路連線執行程式並存取資料;
6.使用者可以依實際需要,彈性調整其服務使用量;
7.不會受到軟硬體平臺的限制;
8.可以較低或相同的成本享用較新穎與功能較強的軟硬體設備。
採用雲端會計可能延伸效益
除此之外,企業採用雲端會計還可能延伸出一些額外效益:
1.可以強化內部控制:由於雲端會計的使用者係共用相同的基礎設施與應用程式,因此只要作好對這些共用資源的內部控制,即已完成了會計作業內部控制的絕大部分。相對地,在傳統的會計作業方式下,分散各地或各部門的使用者可能使用不同的電腦系統進行會計作業,系統多,差異大,內部控制的需求與樣態就變得愈複雜,也就很難達成良好的內部控制。
2.可以提升中小企業會計作業的品質:中小企業受限於資源較少,沒有足夠的財力與人力建置與維護品質良好的會計資訊系統,以致於影響作業效率,甚至妨害資料的可靠性。透過雲端會計,中小企業使用外部雲端服務,除了可以降低成本之外,由於能使用到功能較強與內部控制較好的會計資訊系統,可以提升會計作業的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