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要求兒子:「阿順啊!這次的期末考希望你拿九十分。」「爸,我一定可以拿滿分!」兒子輕鬆的回說。父親收起笑容:「不要跟我開玩笑!」阿順脫口而出:「到底誰先開玩笑?爸!」
父子的溝通難道不能分享學習的內容和樂趣,而盡在分數上打轉?
十二年國教在媒體或說明會上,大多不談快樂學習的內容和方法,而是在超額比序或在高中職特色招生中論輸贏。這讓我想起了一位社會創新達人的話,她到學校去接受非常有愛心的老師輔導,老師教她如何按照比序的項目精明演算,保障她念國中的女兒超額時也可以進入第一志願。她擔心回家後,怎麼開口去教小孩斤斤計較的心態和行為,她更害怕這樣會讓原來好奇、好學卻不愛讀死書、更厭惡考試的孩子失去適性學習的興趣。
十二年國教適性揚才的用意,的確可以實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教育理念,可是為什麼,一旦要付諸實施就變成了斤斤計較分數、你輸我贏的競爭?
分數、名次、比序、獎狀、表揚、認可、金錢都是外在動機,而好奇、好學又能樂於適性學習,把不懂的視為挑戰,熱情的投入,就是學習的內在動機。
通常讓學生讀其所愛,樂其所學,他的內在動機和創造力就比較不會受到外在動機的負面影響;但過度強調分數、比序等外在動機,是有可能抹殺學生的原有樂趣。
史丹佛大學教授樂博 (Mark Lepper)等人從實驗的結果提出過度辯證(Over justification)的概念。內在動機強的兒童,完成作業之後有成就感,就非常開心。但如果本來有趣的作業,被當做達成外在目標的工具,那麼他對原來有興趣的活動就會因過度辯證,而失去興趣。
他們的實驗,就是將原先都在做自己喜歡的畫畫活動的幼兒園兒童分成三組,第一組期待做完同樣的工作之後有獎勵,第二組是在做完之後才知道有獎勵這件事,第三組則是沒有期待也沒有真正受到獎勵,結果發現期待獎勵的第一組兒童對原來熱愛的畫畫,興趣顯著降低。
如果學生學習的態度和動機可有可無、不清不楚,那麼外在動機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到現在為止,十二年國教恰是反映了學生的學習和師長的準備仍處於模糊不定的狀態。
要提供外在動機激勵兒童學習,切忌在分數、比序上打轉。相對的可以考慮兩種外在動機;一種是提供讓兒童了解或肯定自己的能力,或讓兒童改進適性學習的重要資訊;這些可以稱為資訊的外在動機激勵因素(informational extrinsic motivators)。
另一種外在動機可以稱為增進能耐的外在因素(enabling extrinsic motivators)。教育單位、學校、老師和家長可以有效提供學習機會或資源的配套措施,加強孩子已表現很好的行為或激勵他們樂在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