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不完美存在的存在映照 ─ 從《神隱少女》看日本妖怪文化

企劃/銀色快手;攝影/得利影視    

那是個被人們遺忘的國度,有著荒廢頹圮的無人遊樂園、泡沫經濟時代的懷舊復古風商店街……到了黃昏時分,商店街的燈火一盞一盞地亮起來,忽然變成夜夜笙歌的妖怪舞台。相信看過宮崎駿作品《神隱少女》的朋友,對於上述場景必定留下深刻的印象。



誤入異界「被神隱藏」



《神隱少女》原名為「千と千尋の神隠し」;所謂的「神隠し」取其字面意思,就是「被神所隱藏」。在遙遠的古老年代,如果有人在山上、樹林這些被視為「神域」的地方失蹤,或在村子裡無緣無故消失,日本人認為這些消失的人,可能是被神誘拐/擄掠,帶去不知名的地方接受招待或修行,才會下落不明。而神隱的「神」,並非指一般神道教認定的神明,而是指山神、天狗、狐仙、惡鬼之類的妖怪精魅。因此,與其說是被神隱藏,更像是被妖怪擄走,這點與台灣民間盛傳的「魔神仔」說法相似,不只是孩童會被拐走,有時成年人也會原因不明地被「神隱」,從此人間蒸發,不知去向。



還記得電影裡一開始,小千一家人搬到鄉下去,父親開車走錯了路,小千瞥見散落在樹林間無人祭祀的石造小祠,後來經過一處類似隧道的地方,汽車開不過去,迫於無奈只好停下來,前方立有道祖神(どうそじん)的石像,通常它被豎立在村落道路交叉口、山腰、岔路等,護佑五穀豐收、無病息災、子孫繁盛。道祖神象徵著神域/異界的入口,進入此地,已非人類的世界。雖然小千覺得有點恐怖,希望爸爸不要走進隧道裡,還是趕緊掉頭回去吧,可是爸媽卻毫無所覺。這該說是孩童的感應比較敏銳,還是成人因為受到社會約定俗成的框架束縛,相對而言比孩童來得遲鈍麻木呢?



妖怪是被降格的神明



在《神隱少女》片中,我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神明,有的戴著面具,有的容貌怪異,有的像動物,有的卻是四不像,祂們乘著裝飾極為華麗的畫舫上岸來度假,這些究竟是人們祈願的神明,抑或是妖怪精魅一類,乍看之下,幾乎無從分辨起。關於妖怪,日本民俗學博士柳田國男曾做了如下的定義:「所謂妖怪,其實就是失去了信仰,被降格的神明。」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發現神明與妖怪雜處於湯屋,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區別,這也反映了在日本傳統的泛靈信仰中,人們相信萬物皆有靈魂寄宿於其中,因此不管是神明,或被降格的妖怪,皆是崇拜的對象,一來是為了避災,二來是基於敬畏之心。



現代民俗學者小松和彥博士則指出,妖怪是被排除在人們建立神社、祠堂祭祀的「神靈」之外的「靈」的存在,或超自然現象,通常人們提到妖怪,總帶有負面的印象。若以小松氏的定義來看,《神隱少女》片中登場的大多是妖怪,唯有帶著春日大社紙面具的春日大神,以及戴著老翁面具、下半身呈現蛇身的河神,是崇拜對象中屬於狹義的神明。



鬼靈精怪人間搗亂



而若根據日本學者諏訪春雄的見解,對於人類懷抱惡意的妖怪,也可視為廣義的神明(或說是靈的存在),這與台灣民間信仰崇奉的神明是有區別的,日本的某些妖怪比較像是愛爾蘭民間傳說中的精靈,而非在廟裡祭祀的正統神明。妖怪最初是圍繞著人類聚落而誕生的自然神,也就是將自然物視為靈的存在,並把它當作神明來崇拜。此後,隨著人類適應環境的能力增強,還願意持續信仰的對象就成了約定俗成的神明,而那些失去信眾,不再受人們祈願膜拜的自然神就被歸類在妖怪的範疇。



從前的日本,隨著村落的移居或信仰的質變,一些無人參拜的神祇,就變成了會搗亂作怪的妖怪了,像是日本最著名的妖怪「河童」原是司掌河川的河神,由於河神信仰日漸淡薄,才變成今日人們所熟知,外形有點怪異的河童樣貌。雖然已不再是神明了,長輩們還是會苦口婆心告誡孩子們,千萬不可對河童不敬,要是被它拉進水裡,那就完蛋啦,因為河童力大無窮,聽說甚至連馬都會被河童強行拉進河中溺死,然而時至今日,河童卻成了大人小孩都喜歡的可愛吉祥物。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114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人籟論辨月刊一年12期 0 1650
人籟論辨月刊一年12期續訂 0 155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