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成了熟齡爸媽
在現代社會裡,每個兒女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特別是有女兒的家庭,往往捨不得太早把孩子嫁出去,總希望能夠留在身邊多疼幾年。再加上不讓鬚眉的女生們在職場上的工作表現通常不輸給男性,經濟獨立自主的情況下,晚結婚、晚生小孩似乎已然成為一種常態,30歲以後才有小孩是理所當然,35歲再生好像也不遲!不知不覺,時間就這樣咻~~地溜走,這世界上的熟齡爸媽又多了好幾枚!
再給我幾年,我還不想生啦!
你知道,在台灣有多少女性在懷第一胎時,就已經超過30歲了嗎?正所謂:「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笑)那麼,造成生育年齡逐漸提高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原因1:擺脫傳統束縛,追求自我實現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同時本身也是臨床心理師的王意中老師認為,晚婚與生育年齡提高的現象,其實反應出社會的轉變,在過去年代,人們對於家庭所寄予的期待責任感較重、較容易為家庭使命所束縛,對於父母的想法多半也採取順從的態度,例如:時候到了就該成家立業、傳宗接代,開始為家庭付出。
相對而言,隨著大環境的改變,包括:家裡的孩子生得少了、由大家庭轉變成小家庭制度…等,每個個體在成長過程中的自主性與自由意識逐漸提高,想要做自己、追求夢想實現的念頭逐漸大過於家庭責任感,不管是學業上、經驗上、事業上的成就,或是各種選擇的決定權,例如:要不要結婚、跟誰結婚、什麼時候結婚、要不要小孩、小孩什麼時候生,年輕一代都想自己做主。
然而,生兒育女所需要耗費的體力、時間和經濟成本,以及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對往後生活的影響相對較高,自然影響年輕人將其列為優先選項的可能性,生育計畫的時間也就不斷地被延後了。
原因2:雙薪家庭,經濟壓力大
大家都知道,目前在台灣生養一個孩子所要付出的成本相當驚人,有人統計過平均約需數百萬至上千萬不等,但以目前勞動市場上適合年輕人的工作來說,薪資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數的年輕人對於自己現階段是否具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得以扶養孩子直至長大,並沒有太大的信心,此為其一。
此外,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莫茲婷認為,礙於龐大的經濟壓力,雙薪家庭逐漸成為主流,投入就業市場的女性越來越多,這也是造成晚婚和生育年齡提高的主要原因。懷孕後會不會被資遣?公司對於哺餵母乳的媽咪是否能提供友善的環境?請育嬰假會不會造成往後工作上的變動?這些都是職場媽咪們非常擔心的問題!
原因3:生育環境有待改善
在訪談的過程裡,王意中心理師提出了一個讓小編愣了一下、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的問題:「現在是不是還有那麼多人想要小孩?」小編當下第一個反應是:「小孩那麼可愛,又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多好,為什麼不想要?」
王意中心理師進一步解釋,當一個人本身的生活品質都無法達到自己所期待的水平時,又怎麼會自發性地產生對另外一個人無條件付出與負責的慾望?此時,生養小孩對這些爸爸媽媽來說,就變成了一種負擔,很多人不見得會想做這件事情。
而生活品質的提升與許多因素相關,最根本的,就是政府必須提供更多讓年輕人「放心將孩子生下來」的政策來改善生育環境,例如:生育補助、教育補助、購屋租屋優惠…等。再推得更遠一些,與就業市場環境的品質也大有關係,例如:企業是否一味要求高學歷、高工時(延後結婚、生育的因子),卻僅提供低薪資(不利生育的因子)…等,這些在在都會影響年輕人對於生育計劃的考量。
原因4:不是想生就生得出來咩…
有的時候並非父母本身排斥生小孩,而是想生不見得馬上就能懷孕,一部份當然與體質有關,但晚婚或懷孕的時間延後,也會增加受孕的困難。
雖說目前女性在30歲後第一次生育的比例已經越來越高,但是一旦超過35歲,想要自然受孕就不如想像中的容易,這是由於女性年齡大於30歲後,卵子的品質便開始走下坡,而男性精子的品質也會在50歲以後變差。
根據國外的統計數據顯示,35~40歲的女性當中,每3個人就有1人受孕困難;超過40歲比例增加至1╱2;到了42歲以後,比例更高達3╱4。因此,即使醫學儀器、檢驗方法再進步,能夠讓高齡懷孕的危險性降至最低,醫師仍然呼籲計畫生育的女性最好能在35歲前懷孕。
高齡計畫生育,該怎麼做?
○夫妻一同接受婚前健檢
了解自己是否適合懷孕,並藉由醫師協助將身體調整到適合狀態再懷孕。除此之外也能預先得知懷孕後需特別留意的事項,以避開危險因子。
○做好完善產前檢查
高齡媽咪除了一般產檢外,還要進行一些特別的檢查,如:懷孕16~18週時的「羊膜穿刺檢查」與懷孕20~24週時的「高層次3D立體超音波檢查」…等。
○使胎兒獲得足夠營養
孕期選擇高蛋白、高能量的飲食,並補充維他命及鐵、鈣、鋅…等礦物質。
○充足的睡眠與休息
可改善子宮及胎盤的血液循環,使胎兒獲得足夠氧氣,也可減輕媽媽的壓力。
變身熟齡爸媽4心態
根據懷孕當下的不同狀況,如:是否為計畫性懷孕、目前為第幾胎…等,熟齡爸比媽咪在面對寶寶降臨時,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心態及做法。
心態1:準備好給寶寶滿滿的愛!
超過35歲後才生寶寶,雖然在懷孕過程中比較辛苦,要做許多額外的產前檢查,但如果是有計畫想生寶寶的熟齡父母,在養育孩子上可是擁有相當多的優勢喔!
珍惜得來不易的禮物
就像盼了好久才得到的禮物一般,這類型的熟齡爸媽通常會格外地珍惜孩子,有滿腹的愛想對孩子付出,也會願意為了孩子而調整、改變自己。
王意中心理師分享了臨床上的經驗:「假設爸爸媽媽都處於熟齡的狀態,夫妻共同參與照顧、陪伴孩子的比例是比較高的,因為兩個人可能都在工作,在這當中比較容易看見一個生命共同體,『你的體力不行,我也一樣不行;你抱怨職場的負擔,我也有我的壓力』,雙方通常比較願意採取共同分攤的合作模式。」
不過度要求,讓孩子自由飛翔
熟齡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和要求通常不會太高,只要孩子快樂就好,包容心和耐心也會大大提高,孩子可以獲得滿滿的關懷與愛。
王意中心理師認為,對許多熟齡父母而言,因為自己的人生已經走過很長一段路,或許曾有許多反思與遺憾,想當然,這也會影響他們教養孩子的想法,例如:一個40多歲的家長可能因為了解到人生總該去完成一件自己的夢想,對孩子未來的規劃上,或許就不會那麼執著地主導,比較可能讓孩子自由發展。
提供足夠的安全感
莫茲婷所長認為,父母的年齡較長,人生的歷練相對也比較多,所以在性格上較趨於成熟穩定。舉例來說,有些年輕父母遇到突發狀況時很容易驚慌失措、情緒化,而熟齡爸媽因為受過較多生活上的磨練,面對問題較能展現沉著的一面,冷靜地尋找方法來解決。
莫茲婷所長強調,和孩子互動時,如果能讓他們感覺到爸爸媽媽是一個各方面都很穩定的個體,孩子會覺得很安心,比較能夠培養出安全感。
經濟穩定生活安穩
熟齡父母還有一項優勢在於,因為前面幾年都在打拼事業,所以經濟基礎一般較為穩定,能提供孩子較佳的生活品質。
莫茲婷所長解釋,經濟基礎是「馬斯洛需求三角理論」最下層的需求,只有經濟條件穩定,人才能處於安穩的狀態,也才會穩定地向上發展。因此,有一定經濟基礎的父母,情緒比較不容易處於焦慮的狀態,也更能夠將焦點擺在親子關係的經營上。
變不出新把戲?NO!
由於社會資源相對較為豐富、多元,在教養上,熟齡父母所擁有的社會支持相對比年輕父母來得多,比較有能力為孩子安排各種多采多姿的學習與體驗,如:一起欣賞兒童劇場、安排親子出國旅行…等,而年輕爸媽則可能因為週遭有小孩的朋友還不多,取得資訊的管道也較為受限。
王意中心理師認為,許多人可能會對熟齡父母存有刻板印象,認為他們大概會讓孩子覺得很無趣,實則不然,因為他們的生活經驗、歷練較為豐富,體力也較有限,通常不會「無腦式」地用時間、體力去跟孩子耗,往往較傾向於動動腦筋,從遊戲中變出新花樣來跟孩子分享,以在有限時間內啟發孩子、讓孩子留下深刻印象這點來取勝。
心態2:寶寶無預警出現,打亂原有計畫
上述都是「計畫性生育」的熟齡爸比媽咪在育兒上的優勢,但如果是意外懷孕呢?熟齡媽咪意外懷的如果是第一胎,剛開始夫妻雙方都可能面臨人生原有計畫被迫改變的事實,例如:悠閒的生活步調突然被干擾、原定退休後一起環遊世界的夢想破滅…等負面想法。
此時,爸比媽咪不妨慎重地重新思考一遍,有了寶寶以後的生活藍圖是自己想要的嗎?重新再做一次選擇,日後也就能夠好好負起責任。雖然寶寶出生後可能會出現一段時間的忙碌與排斥期,但與孩子相處久了,就能從孩子身上得到許多來自於互動的快樂,或許就能漸漸從排斥轉為接納,並獲得前述熟齡父母所擁有的教養優勢。
心態3:一不小心,又來一個!
如果意外懷的是第二胎或第三胎,跟前一個孩子的年齡又有了5歲以上的差距,爸比媽咪很可能會因為想到自己的退休計畫又得延後、擔心無法順利將孩子扶養至獨立而出現種種消極的想法,甚至不願意再經歷照顧小寶寶的辛勞、覺得自己被孩子拖累。
如果這樣的態度一直持續下去、無法排除,將會嚴重影響親子關係,所以建議爸比媽咪能夠鼓起勇氣來面對已經發生的狀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來和孩子相處。
心態4:帶孩子不如想像中夢幻
如果當初打算懷孕時,沒有仔細做好各個面向的評估考量,僅是因為一時衝動、不想有遺憾或承受他人給予的壓力而草率下了決定,在實際帶孩子的過程中遭遇辛苦狀況時,難免會心生怨言,發現原來生養孩子一點也不是件夢幻的事!
這時,爸比媽咪們不妨回想一下自己當初決心生小孩的理由,找回那時的熱情與勇氣,重新以愉快又充滿期待的心態來接納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