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起來,陳小姐發現自己全身痠痛,一量,體溫飆到三十九度。
止痛藥讓體溫微微降下來,但一、兩個小時過後,又升上去。
接下來十天,她去過兩次急診,做過快篩、超音波、驗血驗尿、血液培養、肝指數檢查等,吃退燒藥就退燒,不吃就燒,反反覆覆,一直找不到病因。
到最後,醫生甚至建議她抽取脊髓液,看看是不是中樞神經的問題。
「燒到最後想發脾氣,」她說。「可不可以給我一個交代?」
十天後,燒自然退了。但她正考慮住院,做更徹底完整的檢查。
馬偕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郭建峰指出,發燒是身體內出現發炎或感染時,自然抵禦的反應。
「它只是要提醒,身體可能某部分出了問題,」他說。
會發燒,和腦下視丘內的體溫調節中樞有關。書田診所家醫科主治醫師康宏銘點出,和中暑源於調節中樞失靈不同,發燒是中樞的溫度設定,被調高了。
各式各樣的原因可能造成發燒。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李垣樟分析,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外部病原體感染,如病毒造成的感冒、腸病毒,或是細菌感染,如中耳炎、腎臟發炎等。
此外,身體內部發炎反應也會造成發燒:如自體免疫疾病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或是藥物過敏;最嚴重的,就是腫瘤。
當心燒不退的「不明熱」
也有很難找出原因的發燒,稱為「不明熱」。
李垣樟歸納,發燒三週以上,且體溫幾次都超過三八.三度,或是住院三天(一說七天)做了超音波、抽血、血液培養等,仍找不出病因;或是連續看了三次以上的門診,還是無法解決的發燒問題,都可稱為不明熱。
不明熱並不如想像中少見。
「住院檢查之後,可能還是有兩到三成查不出原因,」康宏銘說。
不明熱常要耗時間做各種檢查,才可能找出病因。李垣樟也說,有病人不明熱拖了幾個月,甚至半年還是找不出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