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台演講的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是最早提出「M型社會」說法的專家,所謂的「M型社會」,指的是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富者在數位世界中,大賺全世界的錢,財富快速攀升;另一方面,隨著資源重新分配,中產階級因失去競爭力,而淪落到中下階層,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在中間這塊,忽然有了很大的缺口,跟「M」的字型一樣,整個世界分成了3塊,左邊的窮人變多,右邊的富人也變多,但是中間這塊,就忽然陷下去,然後不見了。
這樣的理論震撼了很多人,然而,另外一個趨勢卻正在發生,也相當有機會修正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理論,根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的資料指出,未來10年,全球新興中產階級消費潛力龐大,一股「新中產商機」正在快速的孕育之中,經建會建議國內企業,應該掌握此一趨勢,扮演新興平價市場營運樞紐。
根據經濟部2008年4月出版的「2015年台灣產業發展報告」資料,隨著金磚4國及金鑽11國等新興經濟體興起,估計未來10年,全球將新增22億人口的新興中產消費族群,約有6兆美元的市場商機。該研究顯示,新興中產消費人口的消費特性,係追求「優質」、「平價」生活型態。
而「優質平價產品」與「服務策略」,卻是台灣企業競爭優勢,預估2008~2015年台灣企業將可掌握新興平價市場商機,包括ICT關鍵零組件、電腦、食品飲料、衣鞋、汽車零組件、手機、住宅、電(替代能源)、水(飲水)等,累計金額可達1兆5千億美元。其中又以ICT關鍵零組件面板商機最大,佔整體商機40%。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2007~2008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企業不僅創新績效表現優異,反映市場效率之「顧客導向程度(degree of customer orientation)」細項指標評分亦達5.9(滿分為7),在131個評比國家中排名第5位,較上年進步5名,且為2001年以來最佳名次,顯示國內企業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創新創業精神,備受國際肯定。
對於台灣的表現,經建會表示,台灣產業聚落發展競爭力優勢來源,在於政府積極推動「兩創」(技術創新、品牌創新)和「兩高」(高技術密集、高附加價值)為導向的產業創新策略,有效發揮資源整合效應。
整體而言,台灣企業顧客導向競爭力得以提升,是因為善於掌握潮流及機會,能不斷藉由策略創意及科技創新開發新產品和新市場,掌握市場商機。例如,近年科技產業推出的「低價筆記型電腦」(如ASUS的Eee PC)、數位相機、數位相框及智慧型手機,引領全球風潮,即為最佳例證。經建會認為,未來10年,全球新興中產階級消費潛力龐大,國內企業應掌握此一趨勢,扮演新興平價市場營運樞紐。另外,在國際油價大幅上揚下,替代能源中的太陽能電池與風力發電產業都值得注意。
大前研一認為中產階級失去競爭力,而淪落到中下階層的「M型社會」景況,將會在金磚4國、金鑽11國中大量生成,未來10年,這個區域22億新生成的中產階級會把大前研一的「M字」中間凹下去部分給頂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