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特殊氣味
相信大家都有「小時候不敢吃、長大才能接受某些蔬菜」的經驗,這往往是因為某些蔬菜具特殊氣味,味覺敏感的幼兒還不能接受。例如:紅蘿蔔、芹菜、洋蔥、韭菜等,通常都為孩子所拒絕。其中,含硫化物含量較高,會出現辛、嗆、辣味道的蔬菜,更是孩子拒絕的首選。
2. 家長習慣
蔬菜每日所需攝取量
根據衛生署建議的每日蔬果攝取量,依年齡不同而有差異:
1~3歲:每日1份=100公克
4~6歲:每日1.5份=150公克(約1碗8分滿的量)
彩虹飲食法
有些植物元素為人體無法自行合成,一定要從蔬菜中獲取。像是葉黃素,其為眼睛視網膜黃斑區的主要胡蘿蔔素醇,有助於視力,但一定得由深綠色蔬菜中獲得,如甘藍菜、菠菜等。洪若璞表示,每人每天都需要攝取5份以上不同種的蔬果,即「彩虹飲食法」,才能攝取多多元化的植物營養。且蔬菜最好選擇深綠色或深黃色的蔬菜為主,例如:青椒、菠菜、胡蘿蔔、番茄。
蔬菜變身食譜
洪若樸提供3到讓蔬菜變身的食譜,讓孩子能攝取到蔬菜的營養喔!
菜肉餛飩
材料:豬絞肉、青江菜、調味料
做法:青江菜汆燙後剁碎,拌入豬絞肉中,調味後再包入餛飩皮。
小提醒:只要是孩子不接受的蔬菜,父母都可用此方式讓他吃下肚,也可製成水餃、燒賣。
番茄濃湯
材料:番茄、肉末、西芹、馬鈴薯、牛奶、迷迭香
做法:先將番茄、馬鈴薯蒸熟後,加入其他材料放入果汁調理機,拌攪後倒入鍋中,加入牛奶及水煮開,即可成為番茄濃湯。
小提醒:由於番茄味道較重,但富含維生素C,製成濃湯是讓孩子攝取的絕佳方式,另外,許多孩子會拒絕的西芹也可選擇此種烹調方式喔!
獅子頭
材料:絞肉、豆腐、洋蔥
做法:將豆腐壓碎,洋蔥切末,和入絞肉中,除調味料外,再加上少許太白粉將肉捏成球狀。可先過油定形炸至金黃色,再放入砂鍋加上大白菜慢慢煨。
小提醒:獅子頭的做法和餛飩內餡相似,只是呈現方式不同,媽咪每次可用不同的蔬菜製作,讓孩子均衡攝取到各種營養。
讓bobo乖乖吃蔬菜
每個人的飲食習慣是從小養成的,只要家長動點巧思,讓孩子吃青菜絕不是難事!
1.從副食品開始
幼兒最開始接觸的蔬菜便是副食品中的蔬菜泥,由於孩子的味蕾敏感,因此,父母應從此時開始訓練,讓bobo及早習慣蔬菜的味道。一開始可製作成蔬菜泥,此時孩子尚未發展出良好的咀嚼能力,因此,一定要將纖維處理好,以免口感不佳而影響對此食物的味覺印象。等到孩子能完全接受蔬菜泥後,就可將蔬菜切成碎末,熬成菜粥,或是煮爛添加到麵條中。
2.製成可愛形狀
若是孩子不吃蔬菜,媽咪可用小模型將蔬菜變成可愛的圖樣,像是將花椰菜變成小花、小愛心等等,吸引孩子的目光,進而將它吃下肚。
3.以卡通主角當誘因
利用卡通故事主角吃蔬菜的行為引導孩子吃蔬菜。大力水手即是1個好用的例子,可以跟孩子說「吃了菠菜,就會跟大力水手一樣強壯喔!」
4.加入其他食物中
加入其他食物也是常見的方法,不過,孩子跟蠟筆小新一樣,就是有辦法將不喜歡的蔬菜挑出來,洪若樸建議媽咪,將蔬菜切成細末,包入水餃餡或做成紅燒獅子頭,孩子較難發現蔬菜的細末而願意進食,便可吸收到該蔬菜的營養成分。而後再視孩子接受的程度慢慢添加蔬菜量及改變顆粒大小,待孩子習慣蔬菜的味道後,就能直接以蔬菜的型態讓他吃了。
5.製成蔬菜濃湯
洪若樸表示,和果汁相較,將蔬菜製成濃湯較能保留其纖維,有助於腸胃蠕動。可將味道較重的蔬菜加上鮮奶,經過果汁機調製成濃湯,像是奶香南瓜、番茄濃湯等。
6.小遊戲
玩遊戲的方式也可以讓孩子把青菜吃下肚,並能增加親子互動的機會。父母可將蔬菜製成可愛的形狀,和孩子玩猜拳,贏的一方就可獲得1份,讓孩子認為「吃蔬菜」是1種獎勵,便會覺得吃蔬菜是好的!另外,再小一點的孩子,也可將蔬菜比喻成各種物品,像是將空心菜比喻成小矮人的戒指,跟孩子說「我們要把戒指吃下去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