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進而預想別人的需求,搶先提供滿足別人需求的服務,這正是服務業市場競爭的關鍵。不同服務業有不同的服務對象,然而服務業共同的根本就是:人對人的工作。農業是人對土地、工業是人對物的努力,服務業必然是人對人的努力。今夏將投入職場的一、二十萬社會新鮮人,究竟準備好了哪些就職條件?
每年夏天,一、二十萬年輕人結束了他們在學校里長期學習的過程,投身進入職場。現在,這一、二十萬年輕人絕大多數都是大學畢業生,換句話說,他們在學校裡至少當了十六年的學生,經過了漫長準備才開始人生的職場階段。
然而,他們準備好了嗎?他們究竟自己準備了哪些就職條件呢?
我們不妨從一個簡單的事實上來檢驗。第一項事實,台灣的農業早已萎縮,傳統製造業早已外移,高科技業對精密機器的依賴高過於大量用人,導致的必然結果是:大部分的年輕人,勢必要進入廣義的服務業中求職謀生。
不同服務業有不同的服務對象,然而服務業共同的根本就是:人對人的工作。農業是人對土地、工業是人對物的努力,服務業必然是人對人的努力。
因而服務業的一項共同條件,就是愈瞭解人的需求,愈容易上手、愈容易成功。瞭解人,指的是瞭解別人,進而占前預想別人的需求,搶先提供滿足別人需求的服務,這正是服務業市場競爭的關鍵。
依照這樣的環境條件,很容易可以推論:要培養大量服務業人才,學校最應該要做的核心能力,是如何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如何運用想像力理解、洞識別人的感受。
試問:那麼多大學、那麼多科系,哪一所大學哪個科系曾用什麼方式訓練培養大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嗎?以我自己熟悉的新聞工作為例,一個稱職記者的基本要求,就是找到受訪對像問對的問題,得到好的答案。落實在工作上,什麼是記者要問的「對的問題」?祇有對受訪對像有相當程度的認識理解,並且能夠在訪談過程中隨時察言觀色正確判讀受訪者的心情反應與思路變化,才有可能找到「對的問題」,「對的問題」不是一套標準模式,沒有可以抄用的範本,非得在臨場中反應尋找不可。
然而我們看到太多學校裡完成「科班訓練」的年輕人,完全不知道如何採訪,完全不知道如何做採訪準備。他們的共同缺陷,是對受訪對像沒有好奇興趣,因而也就沒有「異質想像」。不管要訪問的人多大年紀,有什麼樣的資歷與經驗,他們都不覺得需要去深入理解一下人家必然不同的生命態度與人格傾向,年輕記者想當然耳把每個人都當做像是他自己、或他有限交往範圍內的同學朋友,用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語法,而不是別人的想法別人的語法發問。這樣採訪,如何得到受訪者認同呢?不被轟出來已經算是幸運了,還能問出什麼精彩內容來?
同樣的想像匱乏狀態,也表現在對讀者的草率態度上。他們從來不曾意識到具體的有血有肉的讀者,有不同閱讀喜好與習慣的讀者,提起筆來就照自己的意思、自己的口語字句寫,不管讀者看得下去看不下去。
這種年輕人要如何當好記者做好新聞工作?奇怪的是,愈是這種愈根本的能力,學校愈是輕忽。學校裡沒教他們怎麼去理解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社會階層、不同生命經驗的人,也沒教他們如何謙卑地暫時放掉自我,去揣摩別人的喜怒哀樂、別人的生命感受。
充滿自我,祇有自我算數的人,祇能接受服務,如何提供服務呢?整個社會教育體系都不講究這種謙卑尊重理解他人的能力,這個社會的服務業又怎麼可能有所提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