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臺灣社會普遍晚婚,年輕世代沒有信心結婚,是造成結婚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傳統社會讓我們太習慣直覺地認為結婚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但是卻往往忽略了,其實婚姻需要具備愛的能力,其實婚姻是需要學習的。所以,與其等婚姻出現狀況,才去尋求解決之道,我想,從「婚前學習」來強化,是比較正向的作為!因為,如果婚前能夠有充足的認知和準備,婚後出現問題的機率便可能降低。
當情感凌駕於道德之上
曾經有一位先生跟我抱怨:「我該做的都做了,不該做的也都沒做,為什麼我的老婆對我還是不滿意?」他的意思是,他每月都拿錢回家,也沒有外遇。
現代女性普遍教育程度提高,擁有獨立的經濟,可以自己生活,對於婚姻的想像可能已不同於傳統過往,於是,經濟學家提及的「婚姻的利得和成本(Reward& Cost)」此一概念便開始進入婚姻選擇的思維中。而當結婚的目的,不再只是為了傳宗接代和經濟依賴,更多的女性渴望「感情依附且相互扶持」的婚姻,這時,如果另一半依舊停留在傳統社會認定的婚姻價值來相待時,她們理當會感到失望。
德國學者伊利莎白.貝克的著作《愛情的正常性混亂》中提及:「當婚姻只剩下情愛,道義就煙消雲散。」也就是許多現代夫妻想要將外面的世界放在一邊,而從相愛中創造出他們自己的世界。
這樣的婚姻是以個人化的浪漫愛情及親密為主體,與從前視婚姻為社會制度看重情義已然不同。但是,這樣的婚姻也變得容易動搖。因為,當另一半愛上別人時,隨時可以跟你說:「親愛的,我不再愛你了。」而「在愛情裡面不被愛的人才是第三者。」這句經典臺詞,也就更名正言順地進到婚姻裡面。而如果婚姻的維繫只剩下情感,無法保障人妻的主權;當小三隨時能夠用「他比較愛我」來喧賓奪主,婚姻的經營,就變得主觀而困難。還要不要走進婚姻?勢必成了許多未婚者對婚姻的集體恐懼。
當離婚變得容易出口
根據內政部統計,臺灣未滿五年的婚姻,離婚率最高。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離婚,其實是一個很困難的決定,因為它可以只是夫妻雙方的「謝謝,不用再聯絡」,但是對於有小孩的家庭,卻是孩子生命「不確定的開始」。
曾經有一位學生跟我說:「老師,其實我不相信白頭偕老。」他的爸媽離婚、哥嫂離婚,阿公不只一個老婆,全家沒離過婚的,只有未婚的他。
我能夠理解他為何對婚姻沒有盼望。只是,父母離婚,並不代表小孩就會步入後塵。雖說原生家庭的經驗,就像是綁在腳踝上的一條看不見的鎖鏈,但是如果自己不想被鍊子局限,其實,當你我能夠「看見」這個影響與限制,便可以親手把它拔除!
離婚,其實是處理婚姻問題的一個痛苦的選項,沒有人樂意如此!因此,不應標籤化離婚的個人或家庭。我們一再強調「家庭的『功能』重要性更甚於『家庭結構』!」美國的研究證實,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主要是透過:關係技巧與承諾。也就是,雖然父母離婚,但孩子知道不只有「離婚」是解決的方法,還有更多其他可能!他知道有裂痕的婚姻還是可以經營的,消除夫妻紛爭的辦法,還能用溝通。他也相信:婚姻仍是存在承諾與成功的可能。那麼,父母的經驗當然不必然會影響孩子未來的親密關係與婚姻!
老舊觀念,也是壓垮家庭的稻草
根據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楊靜利的研究顯示,無論學歷高低,臺灣仍有「八成」的女性是渴望結婚的。但是,傳統文化觀念,讓許多未婚女性想婚卻不得。
例如,傳統社會講求「門當戶對」,即使是21世紀的臺灣。人們對於婚配對象,依舊存著「男高女低」的位階觀念。事實上,楊靜利的研究也顯示,從1970年至今,「『女高男低』的婚配」仍不被普遍接受,教育、收入、年齡三項指標均「女高男低」的婚配比例,數值不到千分之一!這也造成當男生遇不到條件比自己「低」的女性時,只好尋求外籍配偶。
所以,縱使一對夫妻從情感出發來共組家庭,但是,門第和學歷差異的潛在陰影,也可能在婚後慢慢引爆開來。
婚前學習,防患於未然
在2010年一項針對全臺民眾的調查研究中,我發現,「婚姻與家庭的價值」其實仍是被臺灣人所肯定的,只是「未婚者不確定婚後真的會比較快樂。」因此,沒有勇氣踏進婚姻。
對婚姻缺乏信心、離婚率節節上升、害怕沒有能力養小孩,都是恐婚族的焦慮所在。因此,臺灣政府擔憂結婚率下滑的同時,其實更應該關注的是,我們的社會有沒有一種支持力量,能讓年輕世代有勇氣和信心進入婚姻。
曾經有一位出社會工作多年的男士跟我抱怨:「老師,交女朋友好累喔~」他說,男女交往,不僅要約會,還要花時間聊天,認識瞭解彼此,為什麼不可以就好好「去結婚」就好?
我們的社會培養出太多只會念書的成人,卻不擅長人際溝通,所以,親密關係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複雜的挑戰,不管是婚前或是婚後。
有太多的好男生、好女生,卻沒有好婚姻,這是我們倡導「婚前學習」的起因;在我的認知裡,「婚前教育學習」絕對是讓年輕世代提升婚姻信心、婚後能夠經營好夫妻及家人關係的重要學習。
所謂的「婚前教育學習」,首要是澄清個人的婚姻信念。在進入婚姻家庭之前,理解婚姻的本質並且願意承諾。基本上,對婚姻的承諾,分成三種:
*I want:我「願意」一直在婚姻中,因為跟他在一起太開心、太幸福了。
*I should be:我「只能」繼續跟他在一起,因為婚姻的結合是神聖不可分離。
*I must:我「不得不」忍受這段關係,考量經濟及婚姻中的名分地位不能放棄。
如果我們因為文化規範、社會壓力等的束縛而勉強過著貌合神離的生活;或是因為經濟等條件而進入婚姻,並期待對方會滿足自己的需要及匱乏,那麼我們始終會失望,因為婚姻的本質不應該是為了填補生命中的「缺」。所以,好好思考自己裝備了什麼樣的能力再進入婚姻,才能時常讓關係處在「I want」。
至於什麼才是婚前學習的目標?我提出「婚姻CPR的概念」:
*C(commitment):釐清自己對婚姻的想像與承諾是什麼?
*P(problem solving):檢視自己的溝通和衝突處理能力。
*R(resources):當感情遭遇困難,自己是否有尋求資源與協助的能力
* * *
婚姻絕對是需要經營的。理解婚姻的本質、澄清自我的婚姻想像,都是婚前最好的預備。而「愛」更是一種能力,不單單只是感覺。「體察」和「看見」婚姻中的愛,裝備好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維持愛」,這些都是婚前學習的重要課題。
結不結婚,雖然是個人選擇,但是透過「婚前教育」的學習,能夠幫助年輕世代找回結婚的信心、學習如何讓彼此更相愛。當配備齊全後再攜手走上紅毯,相信在婚姻的經營上,絕對得心應手、輕鬆許多。
「因為愛,我們學習。學習,讓我們更相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