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最近公布,全球前十大企業又換了一輪,其中有九家是美國企業,擠掉了在金融海嘯時竄起的中國國營企業。
美國企業能重回主導地位的一大關鍵,就是創新能力。但是,也有些美國科技巨擘深受破壞式創新衝擊,風光不再,英特爾就是個明顯的例子。
創新是影響產業發展方向與企業榮枯的重要因素,在九○年代提出破壞式創新理論的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無疑是當代的創新教父。
十月底,《天下》將與玉山金控共同邀請克里斯汀生來台灣,解讀創新與成長的關鍵。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就已經預見了英特爾的式微。
頂尖企業家請來的創新大師
九○年代,英特爾加上微軟的聯盟,叱吒全球資訊產業的發展,如日中天。
一天,才開始在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書的克里斯汀生,接到一通電話。
「我沒有時間看你們這些學術人的胡說八道,」克里斯汀生回憶,電話那頭英特爾當時的執行長葛洛夫(Andy Grove)不客氣地說,「但是我想請你來我們的會議,說說為什麼你認為英特爾會被消滅?」
原來,有人將克里斯汀生才發表的破壞式創新論文,交給葛洛夫,請他務必要看,因為其中的理論,點出了攸關英特爾命運的潛在威脅。
雖然葛洛夫的邀請有點粗魯,但是全球佩服的頂尖企業家親自邀請、與左右資訊科技未來的核心團隊面對面,畢竟是一生難得的機會,克里斯汀生還是接受了。
一見面,葛洛夫就說,「我給你十分鐘,解釋你對英特爾的看法。」沒等克里斯汀生分析完,性急的葛洛夫就打斷了他。
但是,葛洛夫因此調整了英特爾的策略。隔年,葛洛夫應邀到美國管理學會發表主題演講。「我不是要對各位無禮,但是各位發表的論文對我來說毫無用處,」葛洛夫在演講中直率地說,「除了我手上的這本書。」
他手上揮動的,就是克里斯汀生提出破壞式創新理論的經典著作《創新的兩難》(Innovator’s Dilemma)。
改變創新思考的理論
克里斯汀生是當代最受尊崇的創新大師,對學術界、企業經營、創業家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調查上千位企業經理人、企管顧問與商學院教授的排行榜上,克里斯汀生被選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創新思想家的第一人。
克里斯汀生提出的破壞式創新理論,完全改變了思考創新與成長的角度與層次。他在九○年代末出版的《創新的兩難》,被《經濟學人》選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經營管理著作,其後的著作也都是各方追隨的創新經典。除了葛洛夫,連狂傲的賈伯斯都拜讀他的理論。
克里斯汀生還成立了顧問公司Innosight,持續推廣創新,把他的理論實際運用到科技、製造、醫療、教育各個產業。
為什麼聰明的企業會失敗?
克里斯汀生的理論之所以有如此的影響力,很重要的原因是他點出了創新之所以困難的關鍵,因為自己也是創業家,深刻了解經營競爭的複雜,與創業家難逃避的成長誘惑,而且他把問題帶到哈佛研究,找出了解決之道。
克里斯汀生取得哈佛MBA後,在一九八四年與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共同成立CPS公司(Ceramics Process Systems),研發生產製造用的高科技金屬與陶瓷。克里斯汀生擔任董事長,一九八七年CPS上市,每股股價十二美元。
沒想到,三個月後碰上全球股市大崩盤的黑色星期一,CPS的股價直線下降到只剩下兩美元。克里斯汀生被董事會開除了。
其中一位董事克拉克(Kim Clark)立刻打電話給當時哈佛商學院博士班主任,希望哈佛務必網羅克里斯汀生為博士生,因為他聰明過人。
「那天是星期五,」克里斯汀生接受《連線》雜誌採訪時回憶,而且學期已經開始三個多星期了。但是過了週末到星期一,克里斯汀生就成了哈佛博士生。
再度進入哈佛,克里斯汀生想要解答一個問題:為什麼聰明的企業會失敗?
他創立的CPS是家小公司,但是能研發先進材質、成功切入市場。而像奇異這樣的大企業,同樣想要進入先進陶瓷市場,還投入上億美元的研發經費,卻失敗退出。為什麼?
克里斯汀生研究從傳統的鋼鐵製造、挖土機、到高科技的磁碟機等不同行業的發展,發現成功的大企業之所以在創新上失敗,不是不聰明,而是在舊的軌道上太努力,不斷改進產品、提升產品功能、持續往高端市場投資、迎合高毛利顧客,把每件事情都做對了,但是卻忽視了一開始不起眼的角落市場,而那正是冒出改變遊戲規則的破壞式創新的地方。
英特爾就是持續提升個人電腦微處理器的效能,雖然穩佔高階市場,卻忽略了行動裝置崛起的速度,錯失新的成長機會,威風不再。
克里斯汀生提出的創新理論,讓市場在位者能穩住江山、新進者如何挑戰成功,至今仍是各個產業的企業家思索創新策略的圭臬。
「我不是教大家該思考要做什麼創新(what),」克里斯汀生認為,「而是該如何思考創新(h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