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台灣最夯的群眾運動?
答案或許是:國家考試。
從二○一○年到一二年,報考各種國考的年平均人數達七十六萬人,超過基隆、嘉義兩省轄市人口總和。可見卡位公務員何其熱門。
但這個新窄門也有嚴重的副作用。九月十七日,高普考放榜後,傳來落榜者自殺、自殘憾事,對某些人來說,國考輸贏劃出一道「成功」與「成仁」的界線。
據考選部統計,國考考生錄取的平均年齡近三十一歲。和民間職場相比,台灣的新進公務員年齡顯得偏高。
「這意味,很多人不是花很多時間專職準備考試,不然就是在私人企業繞了一圈後,還是覺得公務員的待遇比較好,」彰師大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系副教授劉兆隆說。
當然,這不代表公務員是「爽缺」,實際上,公務員的工作負荷量遠超過早年。
但「穩定」壓倒一切。
看在眼裡,淡江公行系主任黃一峯反而憂心,「國考是最公平的制度,卻未必是最好的選才機制,」考上的人如果只求穩定,未必是最有熱忱的公務員。而一大堆人寒窗苦讀,更形同國家生產力的浪費。
這也讓人不得不回過頭反省,什麼是公務員的「穩定」與「保障」?
當「保障」變成「不犯錯」
「保障公務員,是為了文官中立,讓國家能夠不因政黨輪替而正常運作,絕非等同鐵飯碗,」劉兆隆提醒。
黃一峯也感嘆,當保障變成「不犯錯」,其結果是讓台灣的公務體系愈來愈傾向防弊與守成,這是台灣與新加坡公部門的最大差異。
考試院長關中一直想推動《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法,就是希望能夠活化公務體系的獎懲系統。
然而,若想活化國家人力資源,私人企業提供的誘因同樣重要。如果誘因不足,只會讓愈來愈多年輕人爭搶國考窄門。
國立大學畢業,二十五歲的張小姐連考兩年失利後,終於「斷念」走進職場。這一份工作是派遣,月薪兩萬五千元,相當符合時下「青貧族」的特徵。
「福利、保障不談,如果連薪資都有明顯差距,當然會有愈來愈多人寧可一搏(參加國考),」劉兆隆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