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買家探詢嗎?有被購併的可能嗎?」這個問題,這陣子如影隨形跟著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以及宏碁董事長王振堂。逼得宏碁一個月內發出兩次聲明,澄清公司並無賣出的想法。王雪紅則不厭其煩地強調:「宏達電是非賣品!」
當摩托羅拉、諾基亞、黑莓機三大明星隕落後,市場不由得將目光望向這些同樣曾紅極一時的台灣品牌,特別是台灣品牌多數立足在個人電腦的領域,境況自然更為艱辛。看著芬蘭人、加拿大人的不甘心,也能想見如果下一個消失的是台灣品牌,以「科技島」為榮的台灣人必然更加唏噓。
這是台灣手機、PC品牌最難熬的一年,宏達電在高價市場面臨三星強勢競爭,中低階市場則有中國品牌群起攻之,營收表現一季不如一季,今年8月營收比去年同期少了16%,股價不到150元,幾乎是全盛時期的十分之一。股東會上,一位婦人哭著要王雪紅救救她,「我的老本都賠在宏達電。」
宏達電的衰敗不乏組織管理、產品和行銷策略問題,PC業者則有著不可抗因素:出貨量連年衰退。今年第二季比去年同期年減11.4%,已經連續第五季下滑,前五大品牌中,台灣的宏碁、華碩跌幅最大,分別衰退32.6%、21.1%。「PC產業一人一PC的願景已經過去,現在是一人一平板、一家一PC,」國際數據資訊(IDC)指出。
從價格走向價值
收購諾基亞後,不僅意味著微軟將更深入硬體市場,同時也顯示出微軟對於PC市場前景的保守,必須集中火力瞄準行動市場,這也為台灣科技產業帶來兩樣情。
從代工端來看,相關業者如華寶、閎暉、大立光、正崴股價都一片漲聲,畢竟微軟本身仍擁有豐富的行銷資源,在手機市場仍有可為之處。此外,硬體部分原非微軟擅長,勢必仍需要靠代工夥伴大力支持。但對品牌業者來說,微軟的動作,破壞了過去彼此互補共生的合作關係,宏碁董事長王振堂就不只一次表達他對微軟切入硬體市場的不滿。
王振堂的憂心其來有自!第二季財報顯示營業淨損新台幣6.13億元,是近兩年來首次出現虧損,股價則一度掉到20元以下,2010年最高峰時曾站上百元,現在整整少了五分之四。雖然品牌價值還有500億元,但若有心人士想惡意收購,只要斥資35.5億元,就有機會入主宏碁。
過去,台灣PC品牌跟著微軟、英特爾組成的Wintel陣營,以平價策略和惠普、戴爾做區隔,打下一片天。「問題就在於,那段時間只要跟著老大哥的策略藍圖走,少了自主研發的經驗,現在才會走得這麼辛苦,」一位PC產業資深人士指出。
美系品牌惠普、戴爾原本就有軟體事業,近年來逐步降低PC比重,讓軟體幫忙賺錢。但軟體一向不是雙A的強項,雖然試圖發展一些雲端服務,但尚未表現在營收上。
雙A從PC走向平板、手機,華碩強化研發能力,並加入許多年輕新血,組織策略上也以鼓勵創新為前提。IDC研究經理嚴蘭欣分析,華碩有幾個不錯的創新產品,員工也很年輕。相較之下,宏碁的員工年齡偏高,在轉型上還有一段路要走。
「這是價格和價值的選擇,」嚴蘭欣認為,如果過去一直營造「我是便宜品牌」的形象,一旦想賣貴,就難以被市場買單。
市占率雙雙下滑的情形下,據傳有投資銀行牽線聯想或華碩購併宏碁。過去對此種傳聞一向否認到底的創辦人施振榮,卻一反常態表示:「會抱持開放態度看待購併,只要能讓員工、股東、社會有整體最大利益,一切可順其自然進行。」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同樣對此議題表達開放態度,令人好奇,雙A是否會在近期內出現整併的可能。若成真,以華碩的研發創新能量,加上宏碁的全球通路優勢,就有機會和聯想一搏。
硬體創新仍有機會
但若僅是合併市占率,仍無法走出長期優勢,關鍵仍在如何找出和別人不一樣的利基並放大。過去索尼(Sony)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也被認為沉睡已久,但日前發表的旗艦機Z1,以及搭配手機用的相機鏡頭,獲得市場驚豔,在台灣的首賣會還吸引民眾徹夜排隊。這代表消費者不會永遠看壞哪個品牌,只要夠創新、能做出市場區隔,就能被買單。
「從蘋果和三星的成功可以看出,以硬體為主的品牌還是可以做得很好,只要產品本身夠好。只是好還不夠,要最好!」顧能(Gartner)首席分析師呂俊寬說。蘋果勝在軟硬整合能力,三星則是具垂直整合優勢,台廠想突破窘境,必然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優勢。
面臨巨人的挑戰,只專注在硬體功能上,很難幫助品牌做到差異化,台灣品牌必須加緊強化硬體上的內容、軟體,以及整合應用的能力,才能避免成為下一個隕落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