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各界日益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報導。截至2011年4月底止,美國企業已經累積超過32,000份,用於報告企業社會責任的文件;美國會計學會(AAA)主編的全球頂尖期刊《The Accounting Review》,於2012年開闢企業社會責任的論壇,在第3期同時登刊三篇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論文。而另一全球頂尖期刊《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則於今(2013)年1月,以企業社會責任為主題,假哈佛大學舉行研討會。臺灣各界也注意到這個議題。例如,2012年於臺大管理學院舉辦的會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即包括以「綠色會計與企業社會責任」為主題的座談會。顯見社會責任報導對企業的影響,應有值得會計人重視與深思之處。
企業社會責任非制式 實質內涵理論多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又稱企業永續(Corporate sustainability)或企業環境績效(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等,源起於1960年代。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內容沒有共通適用的準則,因而大不相同於傳統財務會計的編製過程,但二者都是公司揭露內部資訊予外部人士的重要工具,這又不同於管理會計以內部人士為主要使用對象的訴求。部分學者認為企業社會責任係泛指在特定時點,社會對企業在經濟、法律、道德及自由裁量等四個面向的期待。亦有學者指出企業策略影響的範圍,除股東(Shareholders)外,尚應包括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但社會或利害關係人的範圍大小,卻又因人而異,所以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質內涵也沒有定論。面對這種內涵不確定,而且沒有統一編製標準的資訊揭露要求,無疑將是會計人的新挑戰。
工具理論:
解釋企業為何願意承擔額外社會責任的理論眾多。工具理論(Instrumental theory)認為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創造財富的另類工具或方法。例如,以極大化股東財富為目標的公司,之所以願意改善社區的治安或基礎建設,目的是昐望能順利招募高素質的員工,或減少脫法行為對公司造成的損失。眼光更長遠的公司,則願意代替個人或政府,以策略性的角度,為公司本身創造出更有利的競爭環境(Competitive context),因為公司常比個人或政府更暸解橫亙在前的未來挑戰。例如,製造業若能以履行社會責任的方式,面對污染防治、產品安全責任及企業永續發展等核心議題時,常能有效激發客戶、員工及供應商的共同情感,成為產業聚落的領導廠商。
支持工具理論的實證研究,也發現報導社會責任的企業,通常具有較高的公司價值,因為社會責任報導有助於提昇企業的形象與聲譽,進而增加客戶對企業的信賴感、減少政府機關對企業的管制措施。另有學者發現,企業經理人的慈善捐贈,可以激發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減少抱怨。但也有研究認為企業創辦人捐贈個人財富予慈善機構的事件,會減少公司在資本市場中的價值,因為企業靈魂人物若心有旁騖,則不能專心為股東創造財富。
政治及道德理論:
若從社會要求企業的角度觀察,則有政治理論(Political theory)及道德理論(Ethical theory)說明二者間的互動關係。政治理論認為企業擁有較個人更大的力量,又享有法律擬制出來的權利義務,因而企業是社會的公民,二者間存在著無形契約,所以企業應與社會積極合作;道德理論則更直接由道德觀念出發,認為企業應重視並履行社會責任,因為那是企業責無旁貸的道德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