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不能太悶,總得想法子來喚醒逐漸迷濛的眼神。我不擅講笑話,又恐拿捏不準失了夫子身分,倒是科學懸案也有提神之效,茲舉40多年前我讀過的一則「吃頭補腦」為例:先訓練渦蟲學會走迷宮找食物,接著剁了牠的頭給沒受過訓的同伴吃,菜鳥竟然就不學自通了。這則當年的科學新知既未註明出處,也不見後續報導,是烏龍研究嗎?但總讓我難忘,有時見了聰明人,盯著人家的頭看,不免就有了妄念。
塵埋的故事竟然有了續集,赫見〈攔截記憶碼〉出現在這一期的「科學人新聞」,兩代之後的新秀,用嚴謹的實驗設計間接支持了那曾受嘲諷的前輩渦蟲研究,記憶竟然可以存在腦外,切頭又重長後,再被?灌、印記到腦子裡。細節仍不詳,但可以想像這對治療我們失憶的腦子有多大啟發了。
《紐約時報》新近摘錄了兩則今年10月發表的科學論文,分別談果蠅及水母的運動。果蠅是個非凡的生物,牠對環境變化之敏銳,飛行動作之精巧,都和那顆極小卻複雜的腦子相關,牠在靜止與飛行時對光影的解讀竟截然不同。哈佛大學在今年初打造了蒼蠅大小的飛行機器,就是奠基於華盛頓大學的狄金生(Michael H. Dickinson)對果蠅控制飛行肌的了解。美國軍方當然支持這樣的基礎與應用研究,而水母優雅的舞姿也獲得了軍方青睞。水母是地球上最節能的泳者,牠的彈性身軀就像條橡皮筋,機械性的自動收縮能給牠多出30%的推動力,這對設計需要在水中穩定、緩動的裝置極有助益。顯然仿生是個潮科學,這期《科學人》適時推出精采的〈軟Q機器章魚〉,預告柔軟又能快速變形的聰明機器人就要誕生,電影「變形金剛」的續集該會有很不一樣的主角造型了。
我教了30年書,深切知道課堂的經營是越來越不容易了。這一代的學生在電玩中長大,而電腦產業更已強勢介入教學體系,說是要以數位科技為學生量身打造學習和評量的方式,既能弭平貧富的資源落差,又結合了商機和理念,這個浪潮看來是沛然難擋。〈數位世代學習潮〉是本期《科學人》的大部頭特別報導,集結了國內外的教師、學生和業者的看法,有理論、實務和前景。我細讀後深感這對我是個大挑戰,擔心自己玩不動這些新把戲,也因之更佩服熱血教師們是如此投入革命性的新教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