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我們公司剛搬來這棟大樓的那陣子,引起了不小的騷動議論,因為58位員工中超過50 位都未滿30 歲,他們喜歡成群結隊的用午餐、玩小活動,他們的行為模式和思維與大眾印象中「上班族該有的樣子」不同,大家都覺得特別新鮮。
其實,面對超過80%員工不到27 歲的年輕團隊,驚訝的不只是這座大樓的其他企業,初期我也有點惶恐,曾經是主管眼中新新人類的自己,現在得面對更新的一代湧入職場。他們在台灣叫7、8 年級生,在中國被叫80 後、90 後;他們是有行動力的游牧工作者、液態族,卻也是最令企業抓狂、不知如何管理的新人才;他們信奉自我主義,卻又仰賴數位社群的認同;從來沒有一個世代,在數量上如此龐大、在個性上又如此讓人不解,正在翻轉工作與生活的新價值。
豬頭老闆VS. 草莓員工
新世代進入職場產生的衝擊處處可見,舉例來說,今年上半年我們公司辦了一場新世代管理座談會,邀請20 多位主管、職員、專家針對職場世代間的落差進行討論、深度交流,當天年輕世代的言論令我印象深刻,有個大三學生義憤填膺的表示,他觀察周遭的學長姐,遇到的情況似乎都一樣,出社會前是滿腹熱血,出社會後就被打得遍體鱗傷;剛開始覺得已經準備好全身武功,想去社會闖天下,結果遇到不對的豬頭老闆,讓他對職場失去信心。
而我聽過更多企業經理人、基層主管們對新世代的抱怨。從台清交畢業的高學歷新鮮人認為「我是高學歷的專業人才,為什麼要端茶水、搬重物、刷牆壁?」主管告訴他們要從基層做起,端茶水是基本功,3 年奠定基礎,得到回應是:對不起,沒有興趣;還有房仲業的高階主管吐苦水,說房仲的基本功是站在街口跟人家聊天、搏感情,但年輕人居然無法接受在外面奔波、風吹雨打,三天兩頭就喊著要辭職。
當年輕世代口中所謂的豬頭老闆,對上主管們眼中的草莓員工,世代之間的鴻溝、成見應該如何克服已是一大挑戰,更何況企業領導人必須拉攏新世代員工變成最佳戰友,善用不同的能力及專長,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打場漂亮的勝仗。
領導新世代 找對胡蘿蔔和棍子
在這樣的狀態下,我要強調的是,許多企業花很多力氣和思維去揣測其顧客的需求、還能提供什麼產品、方案或服務,但其實搞清楚自己內部顧客,也就是部屬、員工的需求也很重要。
當薪水獎金沒辦法贏得部屬的心、當3 年升遷的目標願景無法激勵新世代、當打卡上下班不能提高工作效率,企業應該明白傳統的胡蘿蔔和棍子已經不再適用,一味使用不符合時代的獎懲法則,只會造成反效果。比如說,過去請假扣薪的制度,企業利用扣薪水這把棍子管理員工出缺勤,但現在根據英國研究發現,有40%的新世代員工認為,雖然薪水已經很低了,他們卻寧可被扣薪也要享受更多的假期,請假扣薪不再是合適的約束法則。新世代領導需要更有彈性的管理者,我建議企業在領導員工之前應仔細思考員工真正想從工作中得到的東西是什麼,讓胡蘿蔔成為有效的激勵魔法棒;在用棍子前記得換上新包裝,讓制度變有效又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