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凱電能是一家資本額12.79億元台幣的小公司,成立7年來從沒有賺過一毛錢,累計虧損達10億元。但這家公司卻吸引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KPCB創投公司、德意志銀行、華孚創辦人王天來、宏碁與立錡創辦人邰中和以及華威創投等台灣重量級法人投資。
儘管虧損連年,日前公司新募6億元的現金增資,原股東全部認股,1天之內資金全部到位,可見其未來性備受期待。
「特斯拉製造的是富人的電動車,我們以研發電動公車為主,打造是平民電動車,這對環保與綠能的貢獻,可能超過特斯拉。」立凱電能董事長張聖時語帶詼諧地表示。
聚焦電動公車
電池效能是最大競爭利器
立凱電能的主要技術團隊,除了張聖時外,研發主管劉文仁與楊智偉早先分別在大同大學材料工程學系研究鋰鐵電池正極材料的博士班,曾經參加鴻運電子的鋰鐵材料開發計畫,後來雖然沒有成功,可是累積了相當的經驗。2008年,這3位立凱研發大將與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合作,找出磷酸鋰鐵電池材料的特性,一步步提高電池的效能。
張聖時強調,近2年他們研究的材料配方,讓電池的效能每年翻1倍,每當電池材料效能提升,意味每度儲電成本大幅下降,而且立凱讓鋰鐵電池電池芯循環壽命從業界的1000至2000次,提升到4000至6000次,這表示電池壽命從過去3到5年使用期,一躍進步到10年,總成本又可大幅下降。
立凱電能原本是製造磷酸鋰鐵電池正極材料的供應商,其磷酸鋰鐵電池正極材料出貨量,去年正式突破1000噸,達到1157噸,今年出貨量將創新高,上看2000噸,成為全球產業的龍頭,市占率達25%以上。
立凱為了再求快速發展,首創快速更換電池的平民化電動公車,把電動公車需要的各種零組件,由立凱整合全球夥伴技術,一條龍的把上游的電動公車電池材料、電池芯的設計、電池模組的製造,到公車電池組裝設計,還有電動公車車體以及更換電池充電站的整合,全都一手包辦。目前立凱所設計的電動公車已經有30多輛,分別在台北、桃園、新竹世博園區、金門等地實際運轉上路,而未來交通部與環保署將在10年內,投入200億元經費,補助各地方政府汰換6200輛柴油公車,立凱將與華德動能、唐榮等公司,分食全台柴油公車汰換電動巴士的百億元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