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馬遇上草地郎
立法院對監察委員行使同意權是馬英九上任後的第一場挫敗,而且就是敗在自家人手上。其實從劉內閣幾位較有爭議性的閣員任命之始,立法院砲聲隆隆,細心的人就已經聞到政壇的火藥味。
不過,還在操作「一線二線」的政治語言、同時思考如何用「憲法分際」來保護自已的馬英九,還沒有意識到立法院權力意識高漲的事實,繼續以其操作內閣人事的方式來操作考監委提名名單。
考監委員提名過程諱莫如深,立法院早已磨刀霍霍,這個最後的關鍵時刻仍未把握住。等到立法院情緒爆發,一干考監委被提名人,被推進不懷好意的國會與媒體屠宰場,其殺戮之慘烈,祇能以血流成河來形容。最後還發生了白文正投海殞命的慘劇,為馬政府未來的政治操作蒙上不祥之兆。
何以至此?想當初頂著七百多萬票光環的總統當選人,怎麼在短短四十幾天內就遇上如此的難堪境地?
是人民選出來的立法委員太糟糕嗎?檢視朝野黨團有關審查考監委的實際作業,我們可以發現他們還是下了不少功夫。媒體雖然盡挑些衝突議題報導,掩蓋了黨團實際審查作業上的努力,但如果全部按考監委們的審查結論來投票,結果可能更難看。
在媒體的煽情報導之外,本期的封面故事從立法院實際審查運作的過程中去發現並記錄真相。考監委提名人漫不經心的答覆黨團設計問卷,就該知道投票的情況不樂觀。落選人喊冤也罷,社會惋惜也罷,未來人民不希望再看到這種政治的荒唐戲碼。
同樣的錯亂也發生在興建蘇花高的議題上。劉揆的一席話再度引爆了這個敏感的政治議題,不論環保與經濟哪個重要,興建蘇花高絕對不是發展東部的唯一選擇。但看行政院事後滅火時拗出個「替代高」的說法,就透露出行政院似乎沒有蘇花高以外的替代方案。
油價高漲已經逐步改變過去全球經濟發展的結構,行之有年的經濟發展理論必然會受到挑戰,因此更應該以新的思維來制定新的公共政策。蘇花高所牽涉到的不論是環保或是東部經濟發展等議題,至今都還停留在各說各話的階段,幾乎難以出現交集。
本期的蘇花高報導,別開生面地從高油價時代經濟效益的前景,來探討興建蘇花高的必要性,希望在政府節能減碳政策與東部未來發展需要中,激盪腦力發展出新的想法。其中所舉的古巴面臨石油短缺的經驗,正可以值得參考與借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