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一月十四日至隔年三月底,長達四個半月的時間,台股將僅會有營收而不會有財報干擾,因此,有夢想、有題材的個股,就容易獲得資金青睞,也是歷史數據顯示最容易上漲的一段時間。然而,想要在目前這段國際熱錢充足、台股冷靜以對的格局上交易,有獲利當靠山的個股還是最實在。
縱向產業、橫向股價
本益比是衡量股價高低的其中一種方式,一般估算方式多為縱向在同產業間,再加上與自己過往的歷史區間進行比較,當然也必須考慮台股整體的趨勢狀況。以目前國際股市位處高檔,而台股漲幅相較之下可以說是完全落後,則出現連續性重挫的機會就不是那麼大,但在缺乏量能支撐下,要強攻也並非易事。
台股今年高低檔大約在八五○○、七六○○點,震盪幅度較往年明顯萎縮,平均量能也不足千億元,指數漲跌主要由外資等法人主導,加上近年產業結構性調整趨於積極,電子不再吃香、傳產漸崛起,因此,若是將本益比加上同股價區間內的橫向比較,則盤面上個股股價表現,就更顯得相當極端。
隨著產業的變化,電子與傳產絕對不再是高低本益比最重要的因素,技術門檻與成長力道才是最大重點。以次頁附圖所列紡纖高價的儒鴻、低價的年興,設備股高價的聖暉、低價的漢唐等四檔個股,來做前三季獲利與目前股價合縱、連橫間的比較就可明顯看出。
儒鴻今年股價屢創新高達三七五.五元,聖暉則今年並無特殊表現,目前在一二○元上下震盪,EPS則分別為七.七七元與七.三五元,股價相差逾兩倍。而年興與漢唐近期股價都突破三○元的整數關卡,然而EPS則分別是一.四九元與三.七六元相差超過一倍。
紡纖股在儒鴻崛起下,成衣成了顯學,尤其技術品質優於國外廠商的台廠,就算是代工也是專業級的代工,因此毛利率、獲利率都遠遠高於「毛三到四」的電子代工廠,再加上許多公司都早已於越南設廠,則即將進入TPP的優惠關稅實質利多,持續反應在股價上。
反觀電子產業,已有不少公司與產業都已經落入傳統股等級,技術不高、競爭超級激烈,甚至僅能一再運用擴廠等大規模資本支出的模式,讓企業被迫式成長,這些產業市場所給予的本益比都不容易出現明顯提升。
股價著眼於未來
再從高股價與本益比的比對結果來看,生技的智擎、NB的華碩與工具機的F─亞德,股價目前都位於二○○?二五○元的區間當中,但是前三季的獲利數字卻是大大不同,智擎虧損一.○五元,而華碩則達二○.九三元,F─亞德八.○六元。
若是單就橫向比較本益比來看,智擎無法計算所以是高得恐怖,而華碩則是低到連一○倍都沒有。不過,若是縱向來看,華碩所處的NB產業面臨最冷的衰退,行動裝置價格在中國廠商崛起下殺到見骨,就連國際大廠蘋果本益比同樣也是不到一○倍,宏碁已倒地,沒有軟體靈魂的台灣品牌還有多少生存空間?
而生技類股就大不相同,研發、認證時間長,是有夢的產業,典型的高風險高報酬,因此,短期的本益比並非重點,股價評論方式自然也不同。而以F─亞德來看,今年獲利有機會再攀高峰,加上縱向與上銀之間的比價效應,本益比雖然看來有點偏高,但是在營運成長的前提下,應該只能說本益比不算太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