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認識寶寶的語言發展歷程(上)

編訪撰文/陳映潔;諮詢/馬偕醫院資深語言治療師 王珮怡;台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語言治療師 劉秀珊;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梳化╱育岑;演出/帥氣爸比:陳志弘;漂亮媽咪:鄭雅文;可愛寶寶:陳沐陽    

學習語言好重要!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學好語言,才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順利與他人互動。曾有學者認為,人之所以不能像其他動物一樣,快速地由幼兒期進入成年期,就是因為需要先學習複雜的語言,發展口語溝通的能力。

理解vs表達

馬偕醫院資深語言治療師王珮怡指出,語言主要分為「理解」和「表達」兩大部分,倘若孩子的理解力不足,聽不懂別人的語言,會對其日後的學習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孩子聽得懂,但是表達力不足,說不出來或說得不夠清楚,除了會影響往後的人際互動之外,也可能有礙情緒的發展,因為孩子想說卻說不出口,只好以生氣、尖叫、打人…等方式來表達負面情緒。由此看來,語言影響孩子未來生活的層面實在非常廣泛。

語意、語法和語用

此外,我們也可以用「語意」、「語法」和「語用」3個組成元素來了解寶寶的語言學習以及可能發生的語言障礙。

語意指的是語言所代表的特定涵義,如果發展得不好,寶寶會聽不懂別人說話,理解方面會有困難,連帶也影響表達能力;語法指的是字和詞組合的結構、順序與法則,如果缺乏此能力,寶寶未來說話可能會有顛三倒四、用字遣詞常發生錯誤、或省略一些重要發音…等現象;而語用則是指,以語言與他人溝通和互動、知道在什麼情境下應該說出什麼合適的話語的能力,倘若發展不順利,寶寶在人際互動上將會比較吃虧,可能聽不懂別人的諷刺、或是無法把握適當的時機稱讚或關心他人,影響人際關係。

神秘的語言學習機制

人類到底是如何學會說話的?其實至今仍舊是個謎團。早期的「先天論」認為,孩子一生下來就具有學習語言的機制,因為人類天生就具有一種「語言獲得裝置」,只要有適當的刺激,大腦就會將吸收進來的語言加以整理,能夠自然且很快地學會複雜的語言系統。

然而,「先天論」太過極端地認為語言學習是一種本能,因此按理說,孩子不需任何外力協助自然而然就能說出一口流利的語言,但許多案例卻證明,在幼年時期受到照顧者嚴重忽略的孩子,其語言能力往往不如其他同齡的孩子,且日後也難以追回落後的程度。

因此,後來出現的「交互運作論」成為目前主流的想法,認為人類雖然天生具有學習語言的機制,但一定要配合大量的後天環境刺激,才能夠發展出理想的語言能力!那麼,這些所謂的「後天環境刺激」又包含哪些部分呢?

學會說話的3種方式

方法1:模仿

王珮怡治療師認為,寶寶主要是經由模仿他人來學習語言。由於孩子會模仿在日常生活中、從別人口中經常聽到的聲音和語言,因此,大人在對孩子說話時,也要注意發音的正確性與適當的用字遣詞,這會影響日後孩子所學到的語言品質。此外,也要多留意孩子平時會接觸到的媒介文本,如:卡通、繪本…等,評估是否適合孩子欣賞。

方法2:照顧者示範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語言示範對象,因此爸比媽咪應該多與孩子對話,即使面對還不會說話的小嬰兒,也可以用自問自答的方式,跟寶寶說,讓寶寶聽。

只單純對嬰兒不斷說話的示範效果可能不如預期,爸比媽咪在與寶寶對話時,說完一句話後不妨稍作等待,看看嬰兒對這段話的反應如何,停頓能製造與孩子一來一往的對話感覺,對孩子會有較大的幫助。

此外,也可以藉由繪本或帶寶寶觀看實物,以「指物命名」的方式來教導寶寶學習語言,如此一來也能增強寶寶的認知能力,幫助他連結各種事物與名稱之間的關聯性。

方法3:互動增強

你知道嗎?當7、8個月大的寶寶發出「ba ba」、「ma ma」的聲音時,其實只是一種無目的的聲音組合,並不代表他們真的懂得把它當成溝通的語言來使用;可是,如果在寶寶發出聲音時能夠得到父母即時的回應,就可能學習到這兩個詞彙的意義及使用時機。

劉秀珊治療師解釋,這是一種透過互動來增強語言學習的方式,讓寶寶知道發出這個聲音可以得到爸爸媽媽的注意,例如:媽咪就會過來抱我、爸比就會過來陪我、對我笑,這樣的鼓勵同時也會增加寶寶發出聲音或開口說話的意願。

寶寶的語言發展里程碑

對於爸比媽咪來說,了解寶寶的語言發展歷程,才能約略知道不同發展階段所應具備的語言溝通能力,進而提供適當的協助。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的語言學習過程分為哪些不同的階段吧!

0歲〜1歲半:口語前期

雖然有些寶寶可以在10個月大左右就發展出簡單的口語,但要發展出有意義的口語,多在1歲半以後,因此,這段尚未發展出有意義口語的時間,就稱為「口語前期」。

階段特性

王珮怡治療師指出,這個階段的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可以了解指令、聽懂語彙以及許多非口語的溝通行為,他們會藉由認知、社會性互動,以及和父母的遊戲來建立很多概念,這些概念將成為語言內容中很重要的部分。

劉秀珊治療師進一步為我們列舉出在此階段,各年齡層的寶寶可能出現的語言發展表現:

*0〜3個月

˙會發出不同的哭聲傳達需求,如:餓了、尿布髒了、想要抱抱。

˙感到開心、舒服時,會發出愉悅的聲音。

˙對巨大聲響有驚嚇反應。

˙看到發光或音樂玩具會注視或聆聽。

˙約3個月大,會發出笑聲或咿咿啊啊的聲音。

*4〜6個月

˙在玩玩具時,可能會出現ㄉㄚㄉㄚ或咿咿啊啊的聲音。

˙開始理解「不可以」或「不行」的意涵(例如:停止目前的動作)。

˙逗他時會發出「咯咯」的笑聲。

˙激動或生氣時會大叫。

*7〜9個月

˙開始喜歡玩聲音,會試著模仿他人的聲音。

˙能結合母音和子音,發出不具意義的聲音,如:「ㄅㄚ」、「ㄇㄚ」、「ㄉㄚ」、「ㄋㄚ」。

˙會朝著發出聲音的方向轉頭,如:電視、收音機。

*10〜12個月

˙會模仿大人說話時的音調、語氣。

˙經常發出外人難以理解的「外星語」。

˙學會用手勢、表情等方式表達,如:用手指物、搖頭表示「不要」,揮手表示「再見」。

˙可以理解一些簡單的語言內容及物品名稱。

*12〜18個月

˙可以說出簡單的單詞,如:「爸爸」、「媽媽」、「抱抱」,會模仿動物的聲音,如:「汪汪」、「喵」。

˙聽到常用的單詞可以指出標的物或轉頭尋找,如:「媽媽呢?」、「車車呢?」。

˙能聽懂日常生活常用的簡單指令,如:「睡覺覺」、「喝ㄋㄟㄋㄟ」。

˙已學會用簡單語言表達想法,如:「好」、「不要」,或以肢體動作回應。

爸比媽咪怎麼做?

在此階段,王珮怡治療師提出以下建議:

1.當大人跟寶寶說話時,他會安靜下來或微笑,也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並且會因需要的不同,哭聲也不一樣,家長可以多觀察,以便了解寶寶的喜好。

2.寶寶興奮或不高興時會發出明顯的聲音,並企圖用「說話」的方式或叫聲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家長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如:維持眼神的接觸、模仿聲音,來對孩子的聲音給予回應,鼓勵其溝通的意圖。

3.在幫寶寶洗澡、餵食、穿衣服…時,要不斷對寶寶說話,告訴寶寶你做了什麼、要去哪裡了、正在看什麼,以提供孩子語言的範本,因為寶寶不會聽一次就學會。

4.鼓勵寶寶用特定的聲音或語詞來說熟悉的人、物或行為,如:看到爸爸說:「爸爸」,想喝牛奶說:「ㄋㄟㄋㄟ」。

5.當寶寶用簡單的口語表達時,大人可以延展孩子單詞的使用,如:「寶貝,對!爸爸在這裡」、「來!爸爸抱抱」。

6.透過和寶寶一起遊戲或進行活動,提供孩子具有色彩、聲音、圖片的玩具和繪本。

7.讓寶寶藉著吃副食品來訓練口腔動作的協調性,使寶寶將來口語表達能夠清晰。

8.多製造讓寶寶說話、開口要求的機會,不要寶寶手一指、眼睛一看,就彷彿收到心電感應般,替孩子把事情全部辦到好。

王珮怡
現職:馬偕醫院資深語言治療師
學歷:陽明大學溝通障礙輔具研究所碩士

劉秀珊
現職:台安醫院兒童發展中心語言治療師
學歷:University of Florida, M.A. in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3865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育兒生活一年12期 (此方案5/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0 230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